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观点 > 专家视角 正文

黄建钢:创新“管理”要以创新“建设”为先

2011年10月18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管理”以“建设”为先,没有“建设”作为前提和基础的“管理”是一种被动的管理,容易失效甚至导向失败。“建设”思维是一种良性的积极进取的思维,所以,把“管理”与“建设”融合起来的管理才是一种良性管理,由此构成了创新社会管理中“创新建设”的三个方面内容:

  社会建设。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和加强社会及其建设和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创新不仅在于要重视社会管理,更要重视社会建设。社会既是一个组织,又是需要组织的,其中既有自组性,又有它组性,是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个综合概念。从其运行的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就一直是在一个“裂变”和“聚变”的交替和互动的摆动之中运行和发展的,往往是在“裂变”之中蕴含着“聚变”,而又在“聚变”之中潜伏着“裂变”。而当下社会正处于一个“裂变”的后期,所以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具有聚变性质的“公共性”。

  心理建设。一切社会危机都是一种心理危机。而一切心理危机其实就是一种信仰危机,所以,社会建设的核心就是心理建设、信仰建设。现实的信仰建设需要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到高,从不完善到完善的逐渐发展的过程。而其建设的方向是心理的承受度、意志度、坚韧度、容纳度和动力度;心理建设的内容依次包含情绪建设、情感建设、思维建设、思想建设、理论建设、精神建设、意志建设和信仰建设。其核心是信仰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从创新管理制度开始,而创新管理制度又要从创新和完善社会信仰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不应只在思想认识层面做文章,更应在价值和选择层次上下功夫。现实的信仰建设,就是要把这种思想有效转变为一种信仰,然后再把这种信仰自觉地转化为一种行为。

  方法建设。管理与方法密切相关,方法不仅要完善,更要创新,心理管理就是创新的管理方法。是一种通过心理的路径进行、展开和深入的管理,是一种通过情感交流和沟通与情绪流动和宣泄而展开的管理。它又可以分为防止危险产生的方略管理和防止危险蔓延的策略管理两部分。

  总之,凡建设,都既是基础的和静态的,又是综合的和复杂的。建设好了,并不等于管理就必然会好。但建设好,一定是管理好的基础和前提。

  【作者为浙江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 余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