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观点 > 专家视角 正文

杨建华:社会管理的中轴结构

2011年10月18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中轴结构,是指其他结构环绕在它的周围的那种组织结构。社会管理是要形成和维护社会秩序,但社会秩序形成的基础是什么?社会秩序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与秩序相比,公民的权利具有更高的价值。公民的基本社会权利是社会管理的中轴结构。围绕这一权利中轴,社会管理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主要内容,即保障民权,改善民生,维护民安。

  现代社会管理的根本目标和出发点,是保障公民社会权利,促进社会公正,使每一个公民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利追求幸福的希望和实现这种希望的机会。只有充分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使社会管理主体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诉讼权以及自主权、自治权等基本权利,才能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保持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需要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主体,实施科学民主决策,执政为民,问计问需于民。这一“群众观”是处理好社会管理问题的首要基本理念。坚持走群众路线,为群众提供参与社会管理的机会。着眼于当前和未来五年,社会矛盾呈现出矛盾日益突出,局部问题整体化、个别问题放大化,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形成互动、问题矛盾易发酵,有的问题易形成国内国际联动等特点。面对这些挑战,更应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这往往也是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保障人民基本社会权利的重要内涵。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权利问题。应当把用法治方法、法治手段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作为落实公民权利的重要举措。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解决民生问题中,推进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高度关注并不断解决“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保障合法权益”为核心的民生问题。创新社会服务体制,不断满足人民新期盼,建构覆盖全民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工作体制,建构和完善以社会权利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

  健康与安全,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社会权利。公共安全已经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它包括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公共设施安全、社会治安等等。要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是重要的路径。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增多,基础公共设施脆弱,环境事件频发,公共安全系统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要加快完善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杨建华 编辑: 余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