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观点 > 专家视角 正文

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迫切之需

2011年12月14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社会工作是在社会服务与管理领域,遵循专业伦理规范,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做好社会工作,必须培养造就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社会工作人才的不足是当前社会建设的短板

  社会工作人才是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社会工作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从社会工作人才整体看,还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能满足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各方面的需求,与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和巨大需求还不相适应。

  (一)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

  我国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总量不足,普遍学历较低、年龄偏大、素质不高,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每年进入社会工作行业的专业毕业生很少。根据有关部门数据,截至2008年,上海社会工作人员中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的仅占2%。广西41万从业人员中,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只有335人,仅占从业人员的0.08%。广东45.5万从业人员中,毕业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只有969人,仅占从业人员的0.21%。加上社会工作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化训练的意识和条件都不具备,严重影响了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化的进程。同时,与国际上社会工作开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差距较大。比如,美国专业社会工作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8‰,日本为6.26‰,我国香港地区为5.7‰。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工作人才职业资格制度,但通过考试取得职业认证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截至2010年,通过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的共32687人;通过社会工作师考试的共11082人,两类合计43769人。上海是最早大规模开展社会工作实践探索的城市,在40万从业人员中,取得市社工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有7992人,也仅占从业人员的1.98%。

  (二)社会工作人才结构布局不合理

  从地域分布来看,社会工作人员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在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极少。从岗位分布看,社会工作人员大多集中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其他社会组织工作的人员极少。比如,湖北全省社会服务领域只有3%左右的社会工作人员分布在各类民间社会组织中,广东、辽宁、河南省分布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工作人员分别占总人数的77.53%、81.3%和73.8%。从业务领域看,从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区建设的社会工作人员居多,从事医疗、司法、教育、卫生、婚姻家庭的较少。

  (三)社会工作人才岗位设置不明确

  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也没有明确规定相关职位的从业者应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在一些社会工作任务比较集中的事业单位,如承担老年人、残疾人等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也未设立社会工作岗位。有的社区设立了社会工作岗位,但存在职责不清等现象。民办社会服务机构不够发达,内部也很少设立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为数不多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就业岗位,从事社会工作的渠道不畅通。据统计,湖北省78.13%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后没有从事相关的工作;广东省高校从1999年开办社会工作专业至今,只有14.57%的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上海市高校每年培养的社会工作毕业生不足10%从事社会工作。从全国范围看,毕业后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学生不足8%。

  (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稳定

  首先,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成长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人们对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足,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发展和稳定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其次,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待遇普遍较低。据统计,截至2008年,上海市专业社工的薪酬水平基本在每月1500—2500元,广东“珠三角”地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月均工资标准不超过2000元,四川省在1000元以下的约占60%。再次,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发展渠道不畅,缺乏职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上升空间,找不到身份、职业的归属感,由此导致大量社会工作人才学非所用、改行和流失。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政策制度不配套。目前,我国专门的社会工作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政策性文件缺乏,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不健全。二是财政投入不足。尚未建立财政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投入机制,未形成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的社会工作多元投入机制,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机制也尚不完善。三是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服务类事业单位改革不到位,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强,社会工作资源高度分散,未建立协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四是社会认知度不高。由于是新生事物,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效果还没有得到完全展现并获得社会的充分认同。同时,很多人对社会工作是什么性质的职业还不很了解,甚至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这也是制约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 [2] [3] 下一页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孙建立 编辑: 余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