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焦点人物 正文

朱清时:教育改革梦想者

2014年01月03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朱清时,1946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196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8年6月至2008年9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

  2009年9月,已经退休的朱清时被深圳市政府聘为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2013年10月,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在许多人的眼里,他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探索者,他治下的南方科技大学成为高教改革试验田。

  67岁的他,每天要吃七八种药,办公室还摆放着氧气瓶。

  家人担忧他的身体,希望他早点挂冠而去;挚友担心他,劝他急流勇退。

  他从心里感谢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爱护,但“士不可以不弘毅”:因为改革虽然任重,但前途光明。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面容清癯、两鬓微霜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这样形容自己。

  “真心想做一场改革”

  红色国旗、蓝色氧气瓶,在朱清时的办公室,没有什么比并排放置的这两样物品更加引人注目。很多个下午,他都需要吸上一段时间的氧,才能继续工作。

  “我们这所大学太年轻了,很多事情都还在建章立制之中,都需要朱校长决定路该怎么走,他太辛苦了。”南方科技大学的工作人员说。

  这本来不是朱清时所规划的退休生活。2008年,从担任了10年的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岗位上退下来后,他“本来想好好地享受晚年”,如果不是一份突如其来的邀请,现在的他,或许正在故宫博物院的深邃展馆里埋头研究心爱的古陶瓷。

  打破这份宁静的,是来自改革开放前沿深圳特区的殷切期盼。那里开设了一所全新的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人选“相中”了身为中科院院士、国际知名学者的朱清时,希望通过他的力量,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上取得一定的突破。

  开始,朱清时并不愿意来。作为曾经的知名大学校长,他清楚这很可能是一道非常棘手的难题。但最终,对改革的期盼和希望占据了上风,这也让他在其后的岁月里“调动了人生的全部经验”、“度过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光。”

  “有两位老院士劝我,现在深圳是真心想做一场改革,你要是不去,可能就没这个机会了。”他说,“这打动了我。”

  于是,2009年教师节那天,朱清时接过聘书,正式成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他向外界宣布自己的梦想:把南科大办成一所“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研究性大学。”

  在其后的日子里,人们总能听到他重复解释自己为何如此坚持:“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如今,4年过去,南科大已拥有一座占地194.38万平方米的校园和616名学生。这所大学形成了“6+3+1”的招生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南科大自行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高中阶段的平时学业成绩占10%。这给学生们带来新的人生选择。

  与此同时,南科大形成了“院士亲自授课、小班制教学、书院制管理”的教育机制和“设理事会、校长、校务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教授会和顾问委员会”的管理机制,“管理工作岗位不设行政级别”等方面的改革探索都引发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感谢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迈开第一步后,全部的局面都活起来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朱清时说。

  “去行政化仍是最大难题”

  在经历了3年多的艰苦实践后,朱清时对记者坦言,南科大的改革至今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最核心的“去行政化”举步维艰。“我就像一个背负重担还在登山的人,每走一步都很艰难。”

  朱清时说,由于坚持实施“去行政化”标准,除了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和已经退休返聘的人员之外,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很少有人愿意牺牲原有的事业编制福利、来南科大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去行政化远比我们预想的要艰难”。

  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高扬改革旗帜,给了这位老人更多勇气和信心。在这次全会作出的决定中,“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都令他感到鼓舞。

  “中央是鼓励改革、支持改革的,我依然认为高教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去行政化’。如果南科大教改成功,变成可以推广的经验,就能形成更大规模的改革成果。”

  “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也不要不改革的危机。改革是新生事物,一开始总不会完美的,但是不改革,就会有危机,如果大家都有危机意识,支持改革的力度才会更大。”朱清时说。

  “不能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

  在稳步推进同时,朱清时的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

  4年间,他已经瘦了十来斤。高血糖、高血脂、胆固醇凝固、脑供血不足、心脏跳动过快……现在的他,多病缠身。由于工作压力过大,除了必须吸氧外,他还经常吃不下饭,要服下大剂量安眠药才能入睡。

  “医生给我的建议很简单,就是赶紧退休,其余无法可想。”他说。

  尽管还没有最终确定是否在一年后继续竞聘南科大校长,但朱清时说,自己已经在寻找“接班人”。

  “我的精力和身体大不如前,有些不堪重任。”朱清时说,“希望有一个更年轻、更有朝气、更能干的人接替我,把南科大的事业继续下去。”

  “学校要把规章制度、人才队伍建立起来,不管由谁来做校长,都能够正常运转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朱清时说。

  望着窗外刚刚下课穿过操场的莘莘学子,朱清时谈起了心中最柔软的一块地方:失败。

  “我想过自己最大的可能是会失败,用几年时间来做教育改革并不容易,何况很多弊病根深蒂固,不是几个人就能消除。我之所以有勇气去做,是期望通过南科大的实践,让全社会都了解到中国教育改革的难点和体制弊病在什么地方,这样今后才有可能有人会成功。也许最终教育领域改革成功的不是我、不是南科大,而是别人,但不看清楚这两点,改革不可能成功。这就是我和南科大的最大贡献。”他说。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詹奕嘉 王攀 编辑: 张名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