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调研报告 正文

非公党建如何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2013年05月03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动,给非公经济领域的社会管理带来一系列新课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福建省委组织部形成了《加强非公企业党建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调查与思考》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尝试寻求解决路径。本文为该调研报告的节选。

  加强教育引导,筑牢思想基础

  要根据非公企业的特点,依托载体建平台,利用平台建课堂,不断加大对非公企业业主、党员队伍和职工等的教育培训力度,筑牢企业社会管理创新的思想基础。

  教育引导非公企业业主增强加强社会管理的教育意识。加强业主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推动业主积极支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并提供必要条件。推动业主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发展生产、创造财富、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帮助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劳动致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猷。

  教育引导企业员工增强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引导企业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归属感、有责任感,把企业兴衰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主人翁的心态做事,保质、保量、保期地完成岗位任务,促进企业成为和谐企业、效率企业。

  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增强共同推进社会管理的责任意识。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强化引导、加强整合,发挥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牢固树立“最好的服务是最好的管理”的理念,敢于、善于、乐于与非公经济人士打交道、交朋友,通过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帮助企业破解社会管理中的难题。

  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筑牢组织基础

  不断健全企业社会管理的组织网络。采取领导挂钩、选派党建指导员、目标管理、督查销号、每月报告通报等方式,强力推进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隐性党员排摸、党员发展工作,改变部分企业党的力量薄弱的状况。实现有党员的企业党组织覆盖率100%,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企业党员覆盖率100%,所有非公企业党的工作覆盖率100%。

  切实提高企业党组织书记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能力。要加强对企业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引导企业党组织书记正确掌握加强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方法,注重学习基层社会管理的有益经验,注重在破解当前企业社会管理的热点难点过程中,加强历练、增强本领,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

  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在推进企业社会管理中创先争优。通过公开承诺、上评下议、表彰激励等有效方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党组织和党员用民主协商、示范引导、说服教育的办法做好群众工作;主动联系困难员工,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带头遵纪守法,坚持依法办事,教育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带头参加街道、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与贫困家庭、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义务劳动、义务服务、义务环保、义务咨询、义务演出等活动,等等,成为关心群众、奉献社会的带头人。

  服务推动企业发展,筑牢物质基础

  促进非公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是推进企业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党组织要围绕非公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凝聚各方力量,注入发展活力。

  在参与企业决策上积极作为。要推行党组织负责人参加或列席厂长(经理)办公会和董事会制度,拓宽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的渠道。党组织要积极研究和关注企业经营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在企业重大投资项目、财务预决算、机构设置,以及涉及工资调整、奖惩、福利待遇等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党组织要及时发表意见建议,积极参与和引导相关问题的有倾向性的决策。

  在参与企业生产上积极作为。尊重和支持业主依法进行生产活动和科学管理企业,积极配合企业做好员工上岗前的厂规厂纪、职业道德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要结合生产,开展经常性的思想工作,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协助企业加强生产的组织管理,堵塞漏洞,着力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同时,要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吸引、团结和带领员工完成企业的各项急难险重的生产任务。

  在参与企业管理上积极作为。党组织要支持企业合法经营,参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科技攻关、内部审计、管理监督等各个领域,并要立足于抓制度促生产、抓制度促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完善质量分析、成本管理、安全生产等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实现由“由人管人管事”向“由制度管人管事”的转变。

  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筑牢群众基础

  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非公企业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实现,才能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党员职工访谈等制度,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现状,做好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党组织可开展“四必谈、五必访”活动,即在职工情绪低落时、与同志闹意见时、变更工作时、违章违纪受批评时,党组织及时与职工谈心谈话,做好思想工作;在职工家庭闹纠纷时、重大节日时、有病住院时、受到纪律处分时、生活困难时,党组织及时对职工进行走访,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通过建立爱心基金、结对帮扶等方式,为企业中的弱势群体排忧解难。

  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党组织要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劳动、社会保障等法律、法规,尊重和保障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企业用工制度,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积极推广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工资集体协商谈判制度,逐步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依法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不得拖欠职工工资;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与作业场所危害防治工作,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推进企业民主建设。要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或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职工(会员)代表大会,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参与审议有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维护职工民主权利。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筑牢人文基础

  先进的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推进企业社会管理。要整合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用非公企业未来的美好愿景凝聚力量,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用精品文化鼓舞斗志,使企业文化成为提升非公企业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努力培育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其灵魂是企业精神。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帮助企业提炼企业精神,不断赋予企业精神新的内涵、新的内容,不断提高企业精神品位。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教育引导和多种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企业精神,展示企业风采,激励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不断丰富文化生活。要把企业文化设施建设好,把企业文化骨干队伍组织好。经常开展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使职工在参与活动中陶冶情操,增强团队意识,展现职工的精神风采,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综合成果的反映,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课题和企业竞争制胜的重要经营战略。要抓好人们易见的企业品牌、服务、宣传、仪容、仪表等外表形象建设,抓好精神文化层面、员工素质、内部管理等企业内在形象的建设。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动员全体员工以企业为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强化员工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不断强化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以优良产品、优质服务取信于民,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建立长效机制,筑牢制度基础

  着眼于创新企业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实用、有效、管长远的制度体系。

  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建立畅通、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将企业通报会、联谊会、意见交流会、问题协商会、联席会议等制度化程序化,促进非公企业反映其所联系群体和成员的意见建议,丰富上情下达的形式、满足知情权,拓宽社情民意的渠道、满足表达权,增进沟通信任和价值认同。

  建立社会心理服务机制。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个人心理健康成为企业社会管理中亟待引起重视的新问题。要建立健全企业职工个人心理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开展个人心理调节疏导工作,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对因生活和工作等受到挫折的员工要给予更多关注,见微知著,针对不同情况开展疏导、帮助、教育,使其重振生活信心,避免走向极端。

  健全矛盾调处机制。推进综治进民企工作,妥善协调和处理涉及非公企业的矛盾纠纷,积极推动参与劳动纠纷等民商事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把员工矛盾及时化解在企业、车间,做到“小事不出车间、大事不出公司、矛盾不上交”,及时、公正化解阶层矛盾,有效化解各类冲突,提升非公企业管理成效。

 [1] [2] 下一页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作者: 福建省委组织部课题组 编辑: 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