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观点 > 专家视角 正文

人民论坛:用“富民”尺子衡量

2012年05月04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这些年到一些地方采访调研,当地的“产业园”、“工业园”、“经济开发区”都是大项目。总产值那么高,带来财政收入那么多,对GDP贡献那么大,让地方主政者引以为豪,也让人觉得当地百姓致富有了依靠。

  然而,事情还有另一面。与一些地方企业深入访谈后发现,尽管以非常优惠的土地供给和鼓励政策为依托,这些园区经济看上去也红红火火,却和当地百姓基本没什么关系。提供就业岗位,并不多;带动的本地企业,很少,甚至原材料和成品都是两头在外,很难直接带动本地发展。

  显然,确有一些园区经济的真实目的还是为了GDP,为了追求政绩。尽管干部的考核评价与选拔任用已经不再是经济这个单一指标,但在一些地方“看干部就看能不能把经济搞上去”的衡量标准仍然具有决定性作用。即使看经济,也只看GDP的位次,而不看GDP质量高不高、能不能富民。如此,一些地方招商引资走偏,有的园区经济出现畸形。

  发展的目的是为民。谋划地方发展思路,“富民”应当占主导地位。评价地方发展水平,“富民”是一个重要指标。只有坚持用好“富民”这把尺子,决策才能从一开始就不走偏。曾听一位地方同志感慨地说,是让政府兜里有钱,还是让百姓口袋有钱,决定了地方经济发展的走向。有的地方发展得好、民众心齐劲足,有的地方矛盾比较突出,问题的源头就在这里。

  不是说“让政府兜里有钱”不对,一地财政充盈之后,若有一颗为民之心,这笔钱还是会更多投向民生领域,使民众受益。但对于百姓来说,仅此一点远远不够。如果多数民众有了增收致富门路,这样的经济发展不仅有活力也更能持久。因而,对于地方来说,在发展实际中面临这种二选一时,就很关键。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检验的是宗旨意识和党性意识,考验的是为民的真心和良心。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声人去后”,让百姓直接受益才是造福、才有政声,也才是响当当过得硬的“实绩”。

  很多时候,“让政府兜里有钱”与“让百姓口袋有钱”并不矛盾,反而能有机统一,就看是否始终用“富民”理念去主导、用“富民”尺子去衡量。曾采访一个村子,引进了一家养鸡场。自己圈养,也发动农民放养。一些农户便承包山林,养起这种“跑山鸡”,其鸡其蛋价虽贵却非常紧俏,一年时间就收回投资成本。“小河有水大河满”,百姓富了,税收也会上去。小至一村,大至一地,道理都是一样的。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陈家兴 编辑: 余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