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观点 > 党建圆桌 正文

加强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公平

2012年05月03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各种利益关系相互交织,矛盾冲突日益凸显,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越来越多,且较之以往更加多样、更加突出、更加复杂。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矛盾还在于社会公平失衡。

  社会公平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毋庸讳言,当前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现象,比如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部分公共资源成了个别行业和个人暴富的“天然”资本,城乡居民在上学、看病、就业等方面可享受的权利、可选择的机会不均,部分法律法规弹性较大,同罪不同刑、有失执法公允,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优化不同社会成员社会权益和利益的博弈。因此,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公平公正这一主要矛盾,坚持以公平为根本,以法治为保障,依法调解分配,依法配置资源,依法制约权力,依法管理公民。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抓好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合理参与分配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力度,提高贫困人口社会保障水平,强化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调节;放宽垄断行业市场准入领域和条件,综合运用税收、物价、法律等监管措施,解决行业暴利问题,使再次分配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更加有力有效;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结对帮扶、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使三次分配在促进分配公平中发挥更大作用,逐步遏制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

  二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公共资源配置制度。健全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制度,对公共财政特别是重大项目安排,应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人代会审议制和项目分级管理制,将下级政府实施的项目资金打捆下达,提高财政支出和项目安排的透明度,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以此解决“跑”项目的问题;切实加强对土地、矿产、水利等资源的依法管理和有序开发利用,建立“双向”监督机制,防止将公共资源变成个人暴富的资本;对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在教育、医疗、社保、交通、水利等公共资源配置方面给予更大倾斜,从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坚持依法管理公民。根据改革发展的实际,不断健全完善法律体系,尽可能减少法律漏洞,同时,从立法层面强化法律的刚性约束,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和打击力度,使不法分子无空可钻;切实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强化执法监督和过失追究,有效防止司法腐败;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意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健全和完善信访诉求合理性界定制度和信访信息共享机制,增强政府的权威性和对社会的控制力。

  (作者系中共甘谷县委书记)

来源: 《甘肃日报》 作者: 贾忠慧 编辑: 余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