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观点 > 专家视角 正文

2011年社会管理的回顾及展望

2011年12月26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辞旧迎新,盘点2011年我国在社会管理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及存在的问题,展望2012年我国社会领域面临的创新任务,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十分有意义。要深刻认识到,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都不会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都将是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扎实工作,步步推进,逐步建立起适合现阶段发展需要的社会治理体系。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部署

  (一)把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2011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原则、主要任务和实施措施。同时,我们也注意到,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战略部署。在短短8个月内,中央对社会管理和文化发展做出重要决策,足见两项工作之重要。而且,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强调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同时,也要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意义重大。

  (二)紧紧扣住新时期“中心课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新时期的“中心课题”。早在1990年,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基于当前国内外形势,邓小平的这个话包含了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要把共同富裕问题和利益关系作为中心问题;二是2010年底以来,西亚、北非、西欧、北欧等地发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事件,导致这些地区或国家的社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冲突加剧,社会风险剧增,甚至在一些国家从社会领域传导到政治领域,导致政权更迭。最近,在英国、美国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动荡,究其根源,也是社会不公平不公正矛盾激化的结果。这些说明社会管理必须始终把促进社会公正摆在重要位置。

  二、从实际出发探索和创新社会管理

  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一年来,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成就显著。

  (一)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协调利益关系

  在各地的社会管理创新中,很多地方采取利益协调方式,创新民意表达机制,包括以面对面的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以信息技术促进政务公开,以体制创新建立回应机制,等等,来协调利益关系。有的地方还以“网络问政”、“信访联调”等形式,畅通政府与公众互动沟通渠道;通过专家咨询论证、公众意见征求、重大事项社会听证、市民代表列席市长办公会等形式,搭建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平台;通过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大力强化社会监督、实施重大事项公示等形式,搭建公众参与的监督平台;通过创新公众参与政府重大决策效果评估机制、创新公众参与行风评议机制、创新公众对政府绩效考核评估机制,不断创新公众参与行政评估机制。通过创新利益协调、利益表达的体制机制,完善了政府决策和管理。

  (二)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现管理

  一年来,我国普遍重视社会服务,有的地方全面打造特色服务体系,实现社区、企业、会所等有关各方的互动共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神疾病康复模式。还有的地方建设农民公共服务中心,把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民心工程,建立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采取市级补助、区县配套的方式,多方筹集资金,推进建设工作。

 [1] [2] 下一页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丁元竹 编辑: 余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