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新新俱乐部 > 旅游 正文

[旅游]

南星桥仓库 大宅门

2011年08月19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浙江省商业厅于1967年开始建造,1971年正式建成使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省商业厅统一划给浙江省烟草公司、浙江省五交化公司、浙江省华侨友谊公司、杭州市百货采购供应站四家单位联合使用。目前由浙江华银物业仓储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许多闲置的仓库陆续租给了一些企事业单位租放货品,有些则租给了中国美院的老师,2004年起,这些艺术家陆续租下当地的一间间大仓库,从事艺术创作,如今已经发展到20个工作室。现在南星桥仓库爆满,部分名称也改成:凤山艺术中心——对面就是凤凰山,在杭州美术圈名声渐渐大了。你走进仓库,感觉像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看过电视剧《奋斗》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个乌托邦式的“田园牧歌”,而凤山艺术中心就是这样的乌托邦,一帮有才华的人聚焦在这里,把这里作为诞生灵感的地方。

 

四好仓库

1993年初秋某天,凤山路二商场9号南星桥仓库主任洪介民如往常一样,拿着温度计走进一号楼的仓库,在“温湿度登记表”上记下这一天实际温、湿度情况后,开始仔细查看了仓库商品的情况。

仓库内整齐地划分为两个区域:在大量存储区,整箱整箱储存着杭州某纺织厂生产的纺织品,上面按产品类别依次贴上了“棉毛衫”、“棉毛裤”、“罗纹背心”等标签。小量存储区,一捆捆地摆放着西泠印社出版社的美术教学书籍。

所有的产品都严格按照要求正面向上摆放,墙距、跺距、柱距、顶距和灯距五距留得整齐划一。

完成常规检查后,洪介民回到他的主任办公室,在堆满仓库货物资料的桌子上拿起搪瓷茶杯匆忙喝了口茶。短暂歇息后,他还要为下午迎接商贸系统兄弟单位的参观学习做准备工作。

干了几十年的仓库管理工作,四十出头的洪介民感到一股从未有过的压力。

上世纪90年代初,南星桥仓库被杭州市商业局评为“四好仓库”,这可以说是南星桥仓库最至高无上的荣誉,好比当年一个家庭被评上了“五好家庭”般光荣。

那块铁质的“四好仓库”牌匾就挂在主任办公室门口的墙上,蓝底红字,洪介民知道这块牌匾得来有多么不容易。

那个年代,商业、供销社系统掀起一场“四好仓库”、“四无仓库”竞赛评比活动。根据《商业、供销社系统“四好仓库”、“四无仓库”竞赛评比办法》(1990年12月12日商业部以(90)商基(储)字第288号文发布)。其中,“四好仓库”的评比内容是:服务思想好,保管养护好、指标完成好、安全生产好。

为了评上“四好仓库”,洪介民所在的南星桥仓库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学习活动,商业系统组织各个仓库员工进行考察学习。

1993年,洪介民调到南星桥仓库工作,之前一直在流水桥仓库工作。赶上“四好仓库”的辉煌时期他学习到了从未涉及的仓库管理知识。比如,合理堆码商品,实行分区分类、货位编号、层批标量、动碰复核、做到账、货、卡三相符,相符率不低于99.%等。

有荣誉就意味有相应的惩罚。如果因保管养护不善而造成的商品霉变残损、丢失短少、超定额损耗,以及不按规定验收、错收、错付而发生的损失等,都要直接问责仓库管理员。

过塘行历史

南星桥仓库位于南星桥附近凤山路西侧,紧邻南星桥火车站,后者是浙江省最大的铁路零担货运站,也是全路集装箱、零担、整车主要办理站之一。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南星桥粮库,是杭州市历史上粮食加工、储存、流通、集散中心之一。

明清以来,拱宸湖墅是杭州近代商贸文化的密集区。后来江道改变,大潮头移至海宁,使望江门至六和塔一带江南水位远低于杭城内河水面,以致龙山、浙江两座水门,改闸不坝。水位差使得南星桥三廊庙至闸口一带,出现一个独特的行业,这便是历史悠久的“过塘行”。当时沿江十余里竟有119家。过塘行就是专门承办货物过塘的。货物过塘转运要卸下,因此南星古桥一带有许多仓库堆场,因为货物转运耽搁时间不长,一般也就三两日,所以过塘行不自设仓库,都是临时租用的。

在南星桥建仓库是有历史可循的,后人也将仓库建于此,浙江省商业厅也不例外。1967年左右,浙江省商业厅开始建造南星桥仓库,一共3栋房子,一年建一栋,差不多到1970年左右建成,1971年正式投入使用。这些看上去饱经沧桑的仓库,记录了当时浓厚的工业背景和历史底蕴,即使是现在,你依稀可以感受到当时仓库鼎盛时期的场景。

踏上老仓库楼梯,推开一扇沉重的大门,诧异地发现里与外的巨大反差。200平方米面积、层高近10米的宽敞空间,一个火热的工厂车间。天花板上有序地悬挂着的吊灯,散发出昏暗的灯光。

可以说,南星桥仓库的发展变迁伴随着杭州商业的发展。比如上世纪90年代,商贸系统掀起“四好仓库”、“四无仓库”竞赛评比活动,一个大背景是,杭州注重商贸发展的环境建设,在一系列改革举措下,当时的商贸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造就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商品市场,实现了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物价稳定和百业兴旺。

以解百为例,延安路与解放路交汇处,几十年来都是杭城的商业中心,解百则是这个区域的核心,它是杭州人以及外地客人购物的首选,一直稳居杭州商界的头把交椅。在老解百人的记忆里,在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时期,商品的采购、供应都是按照国家计划指令执行,商场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根本不存在竞争的概念。但解百还是主动谋求变革。

而连锁企业及其经营方式是一种新兴的业态,吸引着当时人们新鲜的目光。这其中最大新闻当数1993年肯德基作为最早进入杭州市场的国际餐饮连锁企业落户杭州。

时光的锐器从来无坚不摧,并且不以人异,不以物别。当然,关于上世纪90年代兴衰更替的故事,世人如今只能粗略从一些资料中进行想象。而南星桥仓库,当年的劳工肩挑背扛,如今已变成工人们操作大型起吊机现代化作业;只有那几栋依然在使用的饱经沧桑的老房子,记录下浓厚的工业背景和历史底蕴,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商贸活动的演变和发展图。

    不过,按照城市规划进程,南星桥仓库所在地有可能会面临拆除,具体改作何用,一切还是未知。

来源: 都市周报 作者: 文/马学慧 图/王飞 编辑: 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