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 正文
首届中国(温州)新时代 “两个健康”论坛召开
2018年10月23日 10:03:02 来源: 温商网 作者: 记者 李显 陈佩蕾

  摘要:10月18日上午,首届中国(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在温举行。浙江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熊建平,温州市委副书记陈浩,温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施艾珠等省市领导出席……

  央视财经频道知名主持人陈伟鸿与嘉宾对话。蒋文广 摄

  10月18日上午,首届中国(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在温举行。浙江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熊建平,温州市委副书记陈浩,温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施艾珠等省市领导出席。央视名嘴陈伟鸿与蒋锡培、钱金波、王均豪、李方平、张鹏飞等国内知名企业家、新老温商代表展开精彩对话,呈现了新时代以温商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寻觅初心,谋求再发展的健康成长之旅。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瑞龙等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为温商的破局之路出谋划策。论坛上,温州企业家们直面挑战的坚定与再创辉煌的信心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庄聪生以《如何破解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为题,分析了当前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各种挑战以及应对之策。在演讲中,他深情地回顾了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史上的各种光辉时刻,从全国第一个专业市场——桥头纽扣市场当年拥有的纽扣数量到王均瑶兄弟包机时的各种细节,如数家珍。他说,40年来,温州人积极扮演了“探路者”、“拓荒者”、“试验者”、“领跑者”的角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同样也应该扮演重要角色。杨瑞龙教授则深入分析了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混改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他呼吁,要取消所有制歧视,让民企深度参与国企混改,这不仅仅是国企改革的一条极佳出路,更是民营经济投资信心不足的重要破局之道。

  在论坛的对话环节,央视财经频道知名主持人陈伟鸿与温州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张雷,国内知名企业家蒋锡培,温商钱金波、王均豪、李方平、张鹏飞、陈贝尔以及致力于非公党建工作十多年的陈如奏等人,围绕着“两个健康”议题,展开了一场寻找初心与企业家精神的对话。蒋锡培因为“相信”而始终满怀发展信心的阐述,钱金波因为“爱乡情怀”而数十年保留“村民”户籍的故事,让现场许多观众因感动而鼓掌;王均豪讲述当年“胆大包天”背后的“胆大心细”,张鹏飞因继承父亲遗志而时刻保持的使命感,让人体会到了企业发展背后的艰辛。现场宛如央视《对话》节目,掌声不断。

  论坛上,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还向温州商学院授发了“两个健康”研究基地牌匾。

  本次论坛由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浙江省工商联、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等主办,温州市委统战部、温州市工商联、温州市决咨委、温州商学院、 温州市“两个健康”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办。共有300多位温州政、企各界代表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参加了本次论坛。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

  破除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十大痛点”

  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民营经济的拓荒者,更是市场经济的探路者。温州人更是一群“给点阳光就灿烂”“撒点雨露就成长”的特殊群体,缔造了温州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经济奇迹。但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民营企业也面临着“十大痛点”。

  这些痛点包括:市场需求不足;生产要素成本上涨过快;融资难融资贵;企业税费负担重;少数官员不作为;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所有制歧视;一些地方 “新官不理旧账”;转型升级难;环境保护问题的硬约束等。此外,民营企业还存在用地难、用工难、传承难、审批难、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等各方面的问题,因此民营企业家存在“对发展缺乏信心、对产权保护不放心、对搞实体经济不专心”的“三心”问题。这“三心”问题,也直接关系到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和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换个角度来看,这些痛点的存在,也正说明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时代、环境、条件都在改变,民营企业家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也要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的趋势而调整。特别是要认识新常态、把握新理念,抓住新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坚持走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是怎么认识和把握,认识到位、把握好,就能把挑战变为机遇。

  40年前,改革开放大潮是我国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今天的新时代,同样也是重大战略机遇期。关键还在于企业家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迎难而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瑞龙

  提振民营经济的投资信心刻不容缓

  提振民营经济的投资信心已经刻不容缓,必须重视民营经济投资信心不足的问题,而温州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对于提振民营企业投资信心意义重大。

  对于当前民营经济投资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我概括为以下四点:一是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生产成本依然偏高;二是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在去杠杆导致融资环境收紧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加凸显;三是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持续低迷、政府投资及国企的“与民争利”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再加上民间资金“脱实向需”,进一步加剧了民间投资的低迷;四是民间资本在部分行业仍然面临一些“玻璃门”、“旋转门”与“弹簧门”,投资空间依然有所受限。

  正在推进的国企混改可以为成为提升民营经济投资信心的一个契机。

  一是民企入股国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多级委托-代理和政企不分所导致的效率损失;二是较低的融资约束,即混改后的国企可以凭借国企的地位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三是较高的市场势力,即混合所有制企业所处行业通常处于垄断地位,其垄断地位可帮助其获得程度不同的市场竞争优势。国企混改也给了民企突破“玻璃门”、“旋转门”与“弹簧门”的可能性,扩大投资空间。

  我们应取消所有制歧视,让民企与国企“混”起来,提振民企的投资信心。


  嘉宾寄语“两个健康”

  

  “对温州的信心就是对中国民营经济的信心,就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

  温州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张雷

  “打开你的心,坚持这样的努力,温州的‘两个健康’先行区一定会开花结果。”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蒋锡培

  

  “坚持再坚持,做成一件事。”

  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方平

  “以终为始做生意,这就是我觉得能够引导‘两个健康’很好的方法。”

  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

  “践行‘两个健康’,我们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

  “干在实处,人人接招,接力改革新动力;走在前列,各个尽责,再创温州新辉煌!”

  

  

  苍南县龙港商会党组织负责人陈如奏

  “希望大家共同打造一个良性、健康的商业生态服务体系,助力温州更好地发展。”

  

  泰昌集团董事长、总裁张鹏飞

  “一座城市有年轻人才有活力,提升营商环境,让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或就业。”

  视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CEO陈贝尔

  “一座城市有年轻人才有活力,提升营商环境,让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或就业。”

  对话

  从创业初心中汲取力量

  在论坛上的对话环节,央视知名主持人陈伟鸿与嘉宾代表们就“两个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引起现场观众极大的共鸣,以下是现场精彩片段的摘录。

  做企业如何挺过艰难的日子

  陈伟鸿:蒋总在做企业过程中非常强调一种家国情怀。今天,民营企业家普遍遇到了许多发展瓶颈,在这种时刻,你是怎么样坚定自己的信心的?

  蒋锡培:1990年的时候我开始第一次创业,当时是为了养家糊口,但现在更多是为家国情怀,如何让我们的国家更美好。我觉得发展的信心来源于你相信不相信,你相不相信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美好,相不相信你自己的能力、智慧、服务、产品,能够帮客户、帮社会解决问题?只要你相信了,尽管现在内外交困,但是明天肯定更美好。

  陈伟鸿:李方平先生是昔日的八大王之一,当年所经历的那些日子不是一般人能够挺过来的。你在经历自己人生最苦难的时光之后,50多岁的时候又开始创业,你是想到什么目标才让自己的人生重新繁忙了起来?

  李方平: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碰到一个在美国做人工耳蜗的中国科学家。当时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能做这个东西,中国没有。我就想,我们温州人胆子大,但是心也细,如果我投这个对我的生活也没什么大的影响,就应该去试试,所以就去做了,而且还真的做成功了,成了国际市场上的“搅局者”。到了2013年左右,我们的出现,逼着国际品牌降价。我想,最终我们就是要做到让中国农民也用得起,买得起。

  陈伟鸿:经历过大风大浪往往会看淡很多人生的起伏。但红蜻蜓的钱金波先生,您的创业之路似乎特别顺?

  钱金波:创业都是艰难的,但是从脸上看不出来,这其实是心态的问题。之前专家也说了,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有那么多痛点,但我们仍然坚定地奋斗在路上,靠的是什么?就我个人来说,落在四个字上,叫“爱国敬业”。20多岁的时候,我是永嘉一个小乡村的村民,后来有机会花3万块钱把户口迁到瓯北镇去,但最终我没有迁;再后来,又有机会迁到上海,还是没有迁;有一段时间人家都说美国好,但手续办到一半,我想想还是放弃了。所以到现在,我还是永嘉的一个小山村的村民。我想,我的根就在永嘉这个地方,这其实就是一种爱国爱乡的表现吧。另外一个就是要敬业,23年来红蜻蜓一直就在做鞋子。虽然这个产业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我始终没有想过要分心,因为我有一万名的员工,背后是三四万人的家庭,还有更多的消费者。如果没有对自己事业的这一种坚信,和对员工、股东的这种负责,是不可能坚持的。

  “胆大包天”的温州人如何保持这份勇气

  陈伟鸿:人们提起温州创下很多第一时,往往会提到第一个拿到民航经营权的王家的兄弟们。所以我特别想问一下均豪,你们当年胆子那么大,今天如何继续这份勇气?

  王均豪:胆大包天,其实是你们媒体对我们的定义。但实际上,在胆大包天的背后,我们做得更多的是胆大心细。我一共考过两个驾照,除了小车之外还有大货车的驾照。当年在做这件事之前就已经准备好,如果创业不成功,我就去开货车。其实那时我们的目标市场已经非常明确,在包机之前,我们在长沙的办事处就像今天的温州商会一样,老乡人流和信息都在这里汇集,正因为大家都有这个需求,我们才提出要办民航的。

  到了今天,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恒心与恒新,用专注的心态去创新,实现基业常青。所以我们从包机到参股航空公司,又办了吉祥航空和九元航空,一个走高端市场,一个走低端市场。我们还在不断创新,作了很多新领域的尝试。十九大之后,提出弘扬企业家精神,我也大胆说一句,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我觉得敢于重新定义世界标准就是企业家精神。我们一直在寻找世界领先的技术,通过新材料、新技术去重新定义世界标准。

  年轻一代向老一辈学什么

  陈伟鸿:张鹏飞和陈贝尔,都是年轻一代企业家当中的佼佼者,你们对“两个健康”的先行先试又有什么样的思考?

  张鹏飞:18岁接班对我来说是一段很不一样的经历。2003年3月25日我父亲因为车祸去世,留下一家2个多亿规模的公司由我接班。原本我准备去国外留学,但却不得不放弃学业回到家族企业。这么多年的经历对我来说可能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因为我经历了别人没有经历的事情。借用《大学》里面的一句话,叫“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刚接班时,对企业一点概念都没有。但通过学习实践,内心和能力越来越强大,所以修身很重要。此外齐家也是家族企业面临最复杂的问题,如何处理公司中家族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如何处理家族成员和一般员工的关系等。经过这样一次次的成长,我才深刻理解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把企业这个大家经营好,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

  陈贝尔: 老一辈企业家在当年那样一个营商环境比较差的时候能白手起家,把商业做到全世界,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我们有非常好的营商环境,加上我们自身的素养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在传承老一辈精神的同时,更应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比方年轻人对新领域、新业态的接受程度非常高。我们新一代温商更应该从这些领域出发、拓展全新的领域,向老一辈学习的是团结和分享的精神。我们把公司从上海搬回温州,开出了200多家的线下连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集结这些年轻人,让温州多一个像VR这样的产业集合。


  专访

  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

  ——专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

  记者:温州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提出了很多举措,在你看来,最重要的是应该做好哪些事?

  庄聪生:首先就是要培育良好的创业、创新、创富的氛围。民营企业是百姓创业、民间创业,是百姓拿出自己的钱来创业,是非常高尚的。我们党委、政府更应该给予他们足够呵护与支持。其次要培养企业家精神。一位优秀的企业家,是可以代表国家的生产力、创新水平的,这样的企业家,是可以带动一个产业、一整个行业的。比如说,你们的南存辉、胡成中,他们代表了多少小微企业。

  记者:包括在之前的演讲中,你也是特别强调企业家以及企业家精神的作用。

  庄聪生:“两个健康”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和动力。企业家是资本的所有者,资源的配置者,创新的组织者,市场的开拓者,社会责任的担当者,他们的责任是非常重的。所以我们常说,企业家是有企业没有家,因为他们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劳动。所以这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在讲,我们要打造让民营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我一直呼吁,我们要像尊重科学家一样来尊重企业家,像尊重老师一样来尊重老板,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宽容过失的氛围,要做到让企业家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事业上有成就,经济上有实惠。

  记者:在改善营商环境上,温州还需要做哪些努力呢?

  庄聪生:接着之前的话题,环境的打造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政府还要继续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把该取消的项目取消,现在正在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一定要深化推进下去。因为企业办事难、办事烦的问题,官员不敢做不敢担当的问题,一直都是营造良好环境的重大阻碍。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加强产权保护。大家都知道,产权是所有公民都关注的权利,也是企业家这几年最关注的问题。过去由于法制的不健全,造成这样那样对产权保护不够的问题,中央现在非常重视,国务院专门出台了保护产权的文件。做好了产权保护,去掉了企业家“小富即安、大富不安”的心态,他们才能够轻装上阵,放心安心地办企业,才会有大的发展。

  记者:在创造良好环境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庄聪生:营商环境最重要的一方在于政府,环境好不好,政府是第一责任方。企业的特点在于,有事服务好,无事免打扰;有事随叫随到,到了之后说到做到,服务周到;平时没事就不叫不到,没事你到企业家其实就是给人家干扰,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要把握好这个度。在优化环境、做好服务方面,政府需要不断推动效能变革,这是一项永远无止境、任重道远的工作。

责任编辑: 安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