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两新战"疫"记>>行动 >> 正文
浙江温岭老板驱车2000多公里接员工,只要能开工再远都去
2020年03月04日 09:59:27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 陈栋 通讯员 杨鹏

  蔡辅红是浙江省台州温岭大溪镇浙江颢浩铸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是一家年纳税几千万的企业,有员工上百人。

  一开始,听说这样一个老板要开车2000多公里,亲自跑到山东去接几个员工,身边的人都不相信。

  “说实话,心里当初闪过这个念头的时候,我自己心里都惊了一下。”蔡辅红说。

  那几个员工,是厂里的核心岗位,很重要。“没有他们,我的厂子复工复产就是空谈。”因为疫情影响,工厂开工已晚了半个多月,每天都要损失好几万元。这样下去撑不了太久,早点开工才能让厂子活下去。

  那几名山东的籍员工搭不上包车,买不到回程票,复工的日子遥遥无期。

  “我等不起了,所以一脚油门上了高速。”蔡辅红说。

W020200303631440702648.png

  以下,是他自述的这段驱车千里接员工经历——

  总觉得过年后这段时间,就像活在噩梦中一般。

  我们这边水泵行业发达,我是1997年开始接触铸造行业的,生产和水泵有关的零配件,一干已经20多年了,我的小作坊也越扩越大,现在有了自己的大厂房,员工也从原来的几名,慢慢发展到近百人。

  按照以往,年前员工们陆续回老家过年,年后,员工们开始返程了,一般最迟不会超过正月十六就能完全复工。

  但是今年想也想不到,突然闹出个疫情,因为交通管制,员工们回不来了,工厂也不能开工,我这个别人口中的“大忙人”终于闲下来,但却心里发慌。

  我们办企业的人,运作的就是资金链,一旦这条链子出了问题,厂子就麻烦了。但资金链能周转起来,前提就是企业要一直在生产运作。因为疫情停摆,我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些年,我一直在逐步扩大企业规模,员工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租地、建厂房、招募员工、发工资、还贷……每天各种开支就跟滚雪球一样,粗粗一估算,每天有好几万元的支出。厂子开不了工,相当于我每天都在“吃老本”,入不敷出的状况坚持不了太久。

  一个多星期以前,我们的厂子终于获批可以复工了。

  政府很替我们企业主着想,安排包车帮我们将各个地方的员工陆续接回。才几天时间,人就到得差不多了。可我发现,有几名掌握厂里核心生产技术的关键人员,还在山东老家没有回来。

  我就打电话过去问。

  “老板,我们回不来了。”有个员工这样回答我。

  说来也巧,那几名核心员工都是山东人。他们是我厂里负责机械主机操控的,这是生产中最关键的步骤。他们没到岗,哪怕其他员工都回来我们也没法正常开工。

  听说他们回不来,我急得手心都是汗。

  政府包车去各地帮忙接员工,但近期山东这一站暂时没有安排包车的计划。我让员工看看汽车票、火车票,甚至机票,哪个能送他们回来就买哪个,路费我全额报销。但是他们查了一圈,一样都买不到。

  这可怎么办?哪怕他们能抢到票,少说要一周以后才能回来,搞不好还要更久。这我哪儿耽搁得起。

  我一急,就告诉他们:“不要急,我马上开车过来接你们。”

  当时已经是2月27日傍晚。家人听说我要连夜开车跑长途去山东接人,都很担心。除了疫情,主要还是担心安全。他们都劝我第二天早上走更好,但我哪里听得进去,多耽搁一天,我的损失就会多一点。

  我一刻也等不及了。

  从温岭开车到山东,导航仪显示的公里数有一千多公里,来回就是两千多公里。

  对我来说,距离有点远。

  我是傍晚5点多钟出发的,开的是一辆7座的汽车。

  没一会儿天就黑了,但我越开越感觉心头敞亮。虽然回过头来想想,自己临时的决定有些“鲁莽”,但至少我离我那几个能“救命”的员工越来越近。

  人这一辈子嘛,总要疯狂几次,更何况这次是为了拯救自己的企业。

  夜深了,我越开越困,不敢疲劳驾驶,就找了个服务区休息一会儿。体力恢复一些,我就连夜赶路,不敢耽搁,终于在天亮的时候开到了山东境内。

  那几名员工,住得也不算太分散,主要集中在枣庄一带,我就开车一路绕过去,将5个人全部接上。

  上车前,我用随身携带过去的额温枪给他们一一作了检测,随后每个人我都发了口罩,让他们戴好再上车。在车上少交流少说话,也不要有身体接触。

  28日晚上8点左右,经过往返两千多公里的跋涉,我把5个人全部安全带回了厂里。

  到了工厂,我洗手间都没工夫上,就直奔员工宿舍,先把这几名员工安顿好,让他们先休息。

  宿舍那边我已经提前安排人打扫和消毒,我陪员工们上楼的时候,还能闻到淡淡的消毒药水的味道。

  他们陆续进到自己的宿舍里后,还一脸惊讶。

  “咦,老板,你把宿舍都装修过啦?呀,还给我们装了电视?哇,被褥都给换新了……”几个人大呼小叫,惊喜不已。

  我告诉他们,不仅给他们的住宿硬件升级了,还给拉了宽带。

  “但是你们要答应我一个条件,在疫情警报完全解除前,除工作外,其他时间不得外出,都好好待宿舍里看电视玩手机,知道不?”

  员工苗兴跑到我跟前,跟我说起了心里话。

  “老板,说实话我们回不来的时候,心里也很着急,我们在家也闲得慌,早想回厂里干活赚点钱了。没想到您会亲自开车来接我们,真是太感动了。我保证,接下去一定好好干活。”

  这些人,都是在我身边多年的老员工,在各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只有每个工人都到岗了,各司其职,厂子才能恢复正常生产。

  29日,我的企业终于又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这悬了大半个月的心终于也能放下了。

  在这段度秒如年的煎熬日子里,我有很多感触。

  那些跟了我这么久的员工,以前我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对我竟然如此重要,他们就像重要的器官一样,平时意识不到他们的存在,却缺一不可。没有他们,我一个“光杆司令”啥也做不了……

  另一方面,在遭遇不可抗力和难关的时候,站出来帮我们想办法和解决问题的,总是政府。工作人员冒着风险,为了我们企业复工来回跑,帮忙办理复工手续,指导防疫和消毒工作,我们有啥困难,一个电话他们就过来帮忙了……

  这场疫情,带给了我们磨难,但也让我看到了人情温暖。

责任编辑: 朱琼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