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 正文
突破“四关” 增强“两新”党建队伍建设
2019年03月06日 14:03:00 来源: 共产党员网 作者:

  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强调,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两新”党组织是党在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务工作者是“两新”党建中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务工作队伍是做好“两新”党建工作的基础。笔者认为,需突破“三关”,方可增强“两新”党建队伍建设。

  一是突破“选拔任用关”。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基层党务工作队伍承担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监督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责任。党务工作是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必须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专业性人员来从业、担当。党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成效。目前,从事“两新”党建的党务工作人员非常缺乏,在党建队伍当中存在着许多非党员的党务工作者。因此,存在着整体素质偏低,党性觉悟不高,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另外,在党建人才的选拔任用中存在人际关系的作用,存在地域限制,年龄限制,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唯有体制新,才能人才聚;只有机制顺,才有活力增。要积极破除传统选拔机制中的陈规陋习,宁缺勿滥,方能把选出高质量的党务工作人才。

  二是突破“考核监督关”。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当下,在对“两新”党建工作者的考核监督方面大多是走形势、过过场,只是简单地将绩效考核任务作为监督管理的唯一内容,缺乏有效的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对党务工作者的履职行为、工作作风、精神状态等情况的重视不够或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手段。上级对于下级存在的问题碍于“情面”遮遮掩掩,不愿采取态度鲜明进行提醒、诫勉和警示;同级之间拉帮结派,各自为政,缺乏团队精神,不能形成整体的工作合力。许多人都处于一种“党的工作没放心上,凡事只做在面子上”的工作状态。因此,“两新”党建队伍建设亟待突破“考核监督关”。

  三是突破“能上能下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当前的“两新”党建工作队伍的用人和竞争激励机制不健全。一些能力突出、表现优秀的党建人才因职数、编制等原因而不能“上去”;一些不做实事,不出实绩的人员不“下去”。已经“上去”或者“进来”的人,只要不出现重大失误或触犯法纪的问题,即使工作成绩不突出,也能长期在岗、在编。这样就造成了许多的党务工作者形成了一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又怎样”的心态。为此,应结合健全的用人和考核监督机制对“两新”党建工作者进行有效管理,合理安排岗位,在“上”和“下”上力求有新的突破,增强“两新”党建队伍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责任编辑: 安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