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物 >> 正文
一片“中国芯” 悠悠赤子情
2022年06月06日 12:50:59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 作者: 记者 汤馨怡

  梁骏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科技兴国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让世界惊喜的“中国芯”诞生!

  正高级工程师,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首席技术专家。获得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2021年4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2020年9月被杭州市总工会授予第四届“杭州工匠”称号;2019年4月被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杭州市劳动模范称号;2018年10月被浙江省委组织部授予新时代浙江省“万名好党员”。

  在指甲盖大小的面积里包含着几千万甚至几亿个晶体管,有的甚至相当于在头发丝的横截面上,画出1000多个同心圆,在梁骏看来,这是芯片设计的魅力,也是芯片设计的难度所在——几亿条电路集成在方寸之间,互相间不能有干扰。这个决定芯片成败的“卡脖子”关键技术,梁骏用了3年时间突破了0.18微米芯片设计的难点,又用10年全面掌握了40纳米的关键技术。2020年,他带领团队一举突破22纳米的技术关口,自主掌握了从0.18微米到22纳米各类集成电路工艺的设计能力。在芯片设计领域20多年,如今梁骏已是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但20年前,刚“出道”的梁骏,其实是个门外汉。

  从外行到专家

  20多年前,梁骏还是一名浙大本科生,就读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在校期间,梁骏遇到了他的导师张明教授——我国集成电路设计的知名专家。2001年,有着浙江大学学科背景的杭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在导师的带领下,还在就读大四的梁骏进入国芯实习。

  从通信专业到芯片行业,完全是跨专业,“我熟悉的是传输网、交换机,而芯片涉及软件、硬件、系统、制造工艺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完全是个门外汉。”跨行业转型,梁骏的方法是多学习、多看书、多问。

  梁骏有个绝技——“快速阅读法”,“我测过,一小时我的阅读量能达10万字。”快速阅读法让梁骏练就了提炼“关键词”的能力,这给他的工作带来了极大帮助,“这方法特别管用,尤其是接触一个新事物时,因为信息检索能力强,我能快速入门。”就这样,梁骏带着一丝懵懂与芯片结缘,种下了一颗研发的种子。

  研究生毕业后,梁骏留在了国芯,正式进入了芯片领域。让梁骏决定留在国芯的原因,除了看好芯片行业前景外,还有一个打动他的原因,是“国芯”这个名字,“当时国外的芯片发展超过我们很多,国内有些人对芯片还停留在‘芯片体积越大,就卖得更贵’的错误观念上。但我隐隐觉得总有一天,中国人肯定需要自己的‘中国芯’。”

  正式进入国芯工作后,梁骏感受到了角色的变换:“责任不一样了,之前碰到问题还可以抛给导师、师兄,但现在,你是守门人了。”最开始,梁骏研究的是芯片设计中的一个细分领域,叫可测试性设计。就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能自动把次品芯片挑出来。之后,他又参与芯片验证,这个环节是在芯片设计完成后,验证设计的功能是否正确。

  从芯片验证部经理、质量管理部经理、版图设计部经理到如今出任公司的首席技术专家,梁骏和国芯团队在芯片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边摸索边试错,在屡败屡战中坚持前行。

  坚持自主创“芯”

  2009年,国芯研发出了国内第一款高清卫星接收机芯片,这次研发在梁骏看来意义重大。

  当时,国内开始流行清晰度较高、尺寸较大的电视机,但国内并没有相应的芯片,只能靠进口,完全依赖欧美。

  “这个更新换代需求的背后,要解决的是数据运行速度问题,需要进行高速电路的设计。因为原来的设计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高速运行需求,我们要把速度和效率提上去,同时还要把成本降下来。”梁骏坦言,“其实当时我们的第一想法,是让别人来做。”

  缺乏技术、没有经验,寻求外部合作是梁骏他们的最初方案。然而由于性能和安全问题,合作以失败告终。也是这次挫折,让梁骏意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

  在决定自主研发后,梁骏带着3名员工组成攻关团队,每天阅读相关论文、做仿真、研究结构,再进行测试、头脑风暴、修改方案,“就是不断试错,中间可能遇到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确实非常困难。”梁骏和团队顶着巨大压力,因为一旦项目失败,不仅会耗费几百万元的科研成本,还会造成产品断代,失去占领市场的有利时机。

  经过一年努力,2009年国芯终于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款高清卫星接收机芯片,在同等性能下,比国外芯片便宜了近三成。该芯片还在高清卫星接收机领域实现了进口芯片的国有替代。“当我们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之前所有的压力都会变成满满的成就感。”梁骏自豪地说。

  做强民族“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国芯利用语音识别芯片与电梯控制相结合,紧急开发了一套语音控制的梯控系统,用以减少接触,遏制病毒传播。

  整个春节,梁骏带领团队克服疫情、隔离等困难,通过远程登录服务器进行算法开发。缺少相关的语料,同事们通过微信录制电梯控制语料。用时40天,经过116万次连续交互测试与各种型式测试,团队将产品顺利投入市场,免费捐赠给武汉第六人民医院、武汉第八人民医院、武汉儿童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使用。

  20多年的深耕与努力,让梁骏在芯片研发上有所成就,多次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被评为“杭州工匠”、省市劳动模范,荣获2021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作为获奖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发言。

  交谈间,你能感受到梁骏身上带着典型的“工科男”特质,话少、专注、务实。你认为他是“大神”,他却觉得自己“平平无奇”。当被问到是不是有很多企业来“挖墙脚”时,他笑称自己“又懒又宅”,想法简单,不考虑这些。闲暇之余,阅读历史书籍是他最大的爱好,他还会自己动手做手工,家里的花架、置物架都是他DIY的。

  在梁骏看来,国家近些年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建设,芯片发展正当其时。作为一名党员,他更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他对自己提了一个要求:要为做强民族芯片、发展中国半导体事业贡献自己的应尽之力。

责任编辑: 付文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