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物 >> 正文
浩哥:温暖善举如沐春风
2018年04月27日 09:39:09 来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 作者: 王一伊

  今年3月,他被中宣部授予第四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全国获此荣誉的仅50人;4月3日,在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上,他作为学雷锋志愿典型“四个100”先进典型代表发言。

  陈军浩今年49岁,语速快,思路清晰,笑容温和,仿佛带着与生俱来的的亲和力,目前是宁波市北仑区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并兼任宁波市志愿者协会副理事长。

  一路上,看到认识的人,他老远就笑眯眯地把手举起来,跟他打招呼的人总喊他:“浩哥!”

  闲不住的“热心肠”

  用陈军浩的话说,他的经历有点多,下岗后,开过小超市、服装店、音像店,家电、水电都会搞一点。邻里街坊这样形容他:“没有他操不到的心,绝对是个闲不住的热心肠。”

  因此在2001年11月,陈军浩就办起了宁波市第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牡丹社区服务站。主要面向社区居民,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社会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开展社会福利服务。次年5月,陈军浩所在的新碶街道想组建一支常态化的党员志愿者队伍。他主动请缨,成立了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的社会公益组织——“红领之家”。

  当年的3人小组,发展到目前共注册红领1160名,累计组织活动2195次,服务时间达44425小时。

  这都是陈军浩点滴心血的凝聚。

  有一年大年三十的下午,陈军浩接到社区热线,一户居民的下水道堵住了,年夜饭没法开伙,一家人急得团团转,陈军浩也顾不上召唤其他人,急忙骑车赶到居民家中,管道口污水四溢,臭味难闻,徒手一点点掏空下水道,半小时后,下水道通了,居民一家人握住陈军浩的双手连连道谢。

  水箱坏了,跳进水箱修理;孤寡老人钥匙丢了,立刻上门开锁……像这样的事情,陈军浩都说不清有多少。“我喜欢别人表扬我,做多少事都没关系。”陈军浩露出憨憨的笑容。

  每个周末,在人民医院的大厅里,市区河道边,福利院老人中……总能看到陈军浩和志愿者们的身影。

  从最初的“要我服务”到现在的“我要奉献”,从最初的半信半疑到现在的主动参与……陈军浩说,“红领之家”的活动可不少,“敬老日”“护绿日”“亲水日”“秀山日”“靓城日”“导医日”“领轨日”“献血日”“助残日”这九个常态化的菜单化项目,都集中安排在每个周末,每月总固定活动数40场。

  公益会“传染”

  为了响应“五水共治”,红领之家的固定项目之一叫“亲水行动”,主要是对河道边的垃圾进行打捞,监督有无商家将污水直排等行为。

  一次,陈军浩和志愿者们拿着网兜在河道边打捞树叶和垃圾,70多岁的叶老伯指着志愿者们对旁边的人说:“你看,这帮人又来作秀了。”面对质疑,陈军浩并没有正面去回应。

  第三次去那条河道时,坐在河边晒太阳的叶老伯看着志愿者,什么话都没有说。

  当第七次去打捞垃圾,一名志愿者的网兜坏了。叶老伯看到后,二话不说带着志愿者们到自己家中,拿出老虎钳、铁丝帮忙把网兜修好了。

  陈军浩说:“被人肯定的那种感受,只有我们自己能体会。”陈军浩一直快乐地奉献着,不仅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更用行动感染和带动着家人。

  “红领之家”有个活动叫“陪你过除夕”,就是给年三十晚上仍在一线工作的人们,如警察、医务人员、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等送上热腾腾的手工水饺。陈军浩的女儿,作为“红领之家”的一名志愿者,每年年三十她都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揉面、擀皮、剁菜、拌馅、包饺子。

  “感恩的反义词是什么?是理所当然。你不断地回报社会,回报他人,就会常怀感恩之心。”对女儿的行为,陈军浩表示大力支持。

  当问起“浩哥”有没有休息的日子时,陈军浩的回答很肯定:“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周一到周五,我是志愿服务工作者,周六周日,我是普通志愿者。‘红领之家’的志愿者活动基本都在周末,只要我在北仑,就一定参加,对我来说,做喜欢的事,就是休息和放松!”

  爱心需要排队

  关于志愿者活动网上报名,陈军浩有个新奇的理念:爱心需要排队,奉献争相秒杀。

  “城市里高楼越来越多,住在楼里的人却越来越陌生,缺少关爱他人的热情。在做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我们也曾遇到‘少数人在做,多数人在看’的瓶颈。”陈军浩坦言,“红领之家”成立之初,成员只有几人,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但绝大多数人心是向善的,他们只是缺少一个表达的舞台。慢慢地,经过口口相传,“红领之家”日渐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爱心足迹遍及北仑的山山水水。

  奉献不是硬性任务,要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营造一种饥饿营销的氛围,这方面陈军浩没少下功夫。

  采访的前一天下午,志愿者QQ群出现一条消息:今晚8点可在网上预约本周六“光明”俱乐部,帮助盲人朋友“看”电影,翻阅书籍,共8个名额,先到先得!

  晚上预约号放出,果然1分钟之内,8个名额迅速秒杀完毕。还有人在群里喊着:“谁有事不去了告诉我下,我周六有空!”

  接下来,群里的喊声此起彼伏,“怎么名额又那么少。”“看错时间又没得去!”群主陈军浩营造的氛围很成功。

  志愿服务除了精神荣誉的满足,还要有适当的物质奖励,陈军浩便设定了“积分兑换制”,志愿者小张有一次用自己一年的志愿者积分兑换了一张体检卡,送给了妈妈,可过了体检时间,张妈妈却没用,原来,张妈妈把体检卡藏在自己贴身口袋里,逢人就拿出来“炫耀一番”:“这是我女儿做好事得来的!”

  没错,这就是爱心和孝心的最好体现。

  “我们的志愿者把服务做好了,这些积分兑换的奖品都是政府、企业、个人主动来为我们提供的。”陈军浩自豪地说道。

  “红领之家”的规范运作离不开好的制度支撑,“成员实名制”“活动申报制”“服务积分制”“积分兑换制”“项目互动制”都是陈军浩带领团队人员动足脑筋想出来的。在陈军浩的言传身教下,“红领之家”协助发展党员289名,这些党员中,一直活跃参与红领志愿服务的有211名。

责任编辑: 王昭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