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聚焦>>专题 >> 正文
【湖南“两新先锋先锋行”微宣讲】雪峰山上报春晖
2019年11月26日 17:12:20 来源: 湖南省委组织部 作者: 陈黎明

  我是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公司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人送外号“雪峰山哈协主席”——哈里哈气把半辈子打拼的数亿财富投入深度贫困的雪峰山搞文化旅游产业,花钱赚吆喝,花钱买罪受。不过从目前雪峰山旅游的业绩来看,社会各界又都给我点赞,表扬我坚守大山反哺家乡的博大情怀。今天我要告诉大家我干事业的信心、底气和成功的关键:因为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深深触动了我这个大山里的人,七百里雪峰山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回家乡干旅游,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聚拢了一批退下来的老党员。在雪峰山的火堂屋里,畅谈雪峰山的溪流纵横、千峰百嶂、悠久历史、多彩文化,畅谈家乡大搞生态文化旅游建设的美好愿景,打开了每个人心中的雪峰山情结,点燃这帮老党员助力家乡脱贫致富发展振兴的熊熊激情。这些老党员受党教育多年,党性观念强,思想觉悟高,组织工作经验丰富,他们不求回报,任劳任怨,象一颗颗闪闪的红星,镶嵌在雪峰山的村村寨寨。我们成立党支部,开展文化研究,联合当地乡村党组织开展工作,组织数千山区群众,分批走出大山,到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等地,接受党性教育,学习旅游业务,增强文化自信,树立发展信心。

  我个人出资七千万元联合雪峰山旅游公司带领群众修路架桥,改善环境。乡亲们也自愿投工投劳,道路建到哪里山林田土让到哪里……一条条旅游路、一座座致富桥连接到大山深处。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掀起了旅游开发的第一波浪潮。穿岩村的老农民贺方田盼了一辈子的公路终于修到了家门口,现在一家三代吃起了旅游饭。

  我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挖人才、请能人,搭建雪峰山旅游事业的骨干力量。雪峰山区有文化高学历的年轻人不多,有文化高学历的年轻党员更少。我得为雪峰山旅游物色一位能扛起事业发展大旗的领军人才。我七上广州,动员雪峰山走出去的年轻人石罡回乡创业。石罡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年纪轻轻就是广东司法部门的一名处级干部,他品行端正,有干劲,有冲劲。石罡认为回到家乡创业,帮助乡亲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比现在的工作更有意义,他毅然放弃广东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带着妻子孩子扎根雪峰山,从零开始艰苦创业。我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总支书记的担子重重地压在他的肩上。石罡也是一颗闪耀的红星,吸纳感染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情怀的年轻力量,投入到雪峰山旅游扶贫的事业中来。并且影响了一大批农村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雪峰山旅游的大学生非遗创业园、高山稻米生产加工专业合作社、雪峰山竹业生产加工专业合作社、景区旅游产品生产加工合作社等十个专业合作社都是在党组织的创意参与中建成的,现在成为山区农民学习培训、提高技能、上岗就业的重要平台。山背花瑶姑娘步要妹在非遗创业园孵化培养后,她的挑花作品青蛙戏水获得国际双联展金奖,一下子提升了花瑶文创产品的经济价值,直接提高了花瑶百姓的经济收入。这样的例子在雪峰山旅游景区不胜枚举。

  正是因为雪峰山旅游这拨中坚力量的成长壮大,在企业逆流挺进的时候,他们通宵达旦,攻坚克难;当企业跃升提质的时候,他们冷静思索,创新求变;当企业扩张发展的时候,他们引资引智,运筹帷幄。短短4年时间,雪峰山旅游公司就建立了3个3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安排贫困人口参工参建3000余人,劳务收入1.68亿元;旅游扶贫惠及贫困山区群众10万余人,旅游扶贫模式被称为“雪峰山模式”,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被国家旅游局列入“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向全国旅游行业推广。山里的乡亲们竖起大拇指说,跟着雪峰山旅游干有甜头,跟着共产党干有奔头。

  现在很多人说我陈黎明能干厉害,其实不是我个人能干厉害,而是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好,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好。我只是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和热!(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实控人 陈黎明)

责任编辑: 逄润鹏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