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观点>>观点头条回顾 >> 正文
评论:通往光荣之路
2018年05月23日 19:11:59 来源: 作者: 安佳璐

  本网评论员  安佳璐

  “党有所望,吾有所应;国有所需,吾有所为。”4月19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浙江省“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暨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现场推进会上,向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和广大浙商发出了一份倡议。

  振振之音传递的更是一种态度、一股力量:新时代的非公企业要承担新的家国情怀!

  目光回到一年前,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三年要花大力气消除经济薄弱村。

  这般决心和部署可谓罕见。

  乡村的“兴”与“衰”与国之命途丝缕相连。十九大报告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并将其上升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之一。

  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必须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喊是喊不出来的。”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这样解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乡村敞开门户,期盼迎来的是变革,是新生,是振兴。具体而言,未来要撬动更多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乡村振兴。

  过去是改革的受益者,如今,企业家义不容辞把责任扛上肩,带着有温度的资本下乡,激活一池春水。

  “要真正让7000万人脱贫,我们必须走出一条不同之路。”马云说。“金融+扶贫”“互联网+扶贫”之风悄然兴起,带来了乡村振兴的2.0样本。

  20年前,一份匿名“仲明助学金”配套“道义契约”横空出世,这是“碧桂园王国”缔造者杨国强在事业起步期便选择的道义之路,这条路,一走便是数十载。

  20年后,刘强东的“村长梦”终于实现了。在聘任“名誉村主任”仪式上,他承诺道:“三年内帮助平石头村的贫困户脱贫,五年内让全体村民年均收入翻十倍。” 现如今,832个贫困县践行一套成熟的“互联网+扶贫”模式已成规模,带来了超过200亿元的扶贫农产品销售额。

  微博界,马云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做“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阿里巴巴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但在马云心中教师梦从未远行。“中国可以没有马云,但不能没有乡村教师,失去他们,中国的乡村就会荒芜。”马云公益基金会从2015年开始陆续启动了“乡村教师计划”“乡村校长计划”和“乡村师范生计划”,这份钟情独一无二,给了乡村教育莫大的支持和底气。

  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其目标都是共同富裕。而非公企业与企业家群体的加入,则让共同富裕有了更为丰富、更为具体的内涵。

  在正确的时刻做正确的选择,这是企业家们的光荣之路。


责任编辑: 王枫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