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调研报告 正文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研究

2014年04月09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市场对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人口加速流动的同时也带来党员的加速流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必将促使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快。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管理,越来越成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

  课题组采取书面调研、实地调研、访谈座谈、资料研究等相结合的方式,总结流动党员管理的经验做法,剖析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探索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有效途径,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背景透视——从严管党治党的迫切需要

  当前,党和国家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建设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同时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正是管党治党、充分发挥党员队伍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夯实基层基础的必然要求。完成好十八大确定的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任务,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要求,必须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发挥流动党员作用上下功夫、见成效。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员队伍的整体作用,促进广大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不断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和执政地位。

  (二)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推进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思想活跃、观念新颖、接受新事物快、占有信息量大,对流动党员加强管理,对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发挥党员队伍整体作用十分重要。

  (三)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流动党员是一个规模较大、流动频繁、流向不稳、结构复杂的特殊群体,其中包括了大量农村富余转移的劳动力、下岗失业职工、退伍军人和处于择业期的大中专毕业生等等。少数流动党员生活压力较大,由于工作、就业的暂时不如意,容易产生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和抱怨心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变革期各种社会现象,加深对政策措施的理解和支持,不断化解内心积怨,促进社会和谐。

  (四)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凝聚力量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需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释放激情。流动党员作为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多数有着较一般流动人员更为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为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更为优秀的综合能力素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展现奉献精神、释放创业激情,有利于进一步联系、动员、组织最广大的基层群众特别是流动人力资源,积极投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二、实践探索——构建“四项工程”立体格局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1994年1月中组部下发《关于加强党员流动中组织关系管理的暂行规定》,2006年6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还实行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取得了重要进展。近年来,贵州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作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探索。

  截至2012年底,贵州共有流动党员55573名(其中流出党员52720名,流入党员2853名),占全省党员总数1617640名的3.4%。原职业主要集中在农牧渔民、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工人、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这些年全省各级党组织认真把握中央和省委要求,结合实际吸收借鉴各省、区、市成功经验,在创新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措施上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实施“联管工程”,促进各方面齐抓共管。2006年,省、市、县三级着力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以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工程为抓手,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联系会议制度,组织部、纪委、党委办等15家单位定期不定期研究相关事宜,形成党委负责、部门协调、基层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2013年4月以来,省、市、县三级相继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组织、统战、民政、工商等部门协同配合,对这一领域流动党员加大管理力度。各级党委组织部门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理论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集思广益,不断完善制度措施。各地积极探索流入流出地双向“热线”、QQ互动、持证报到等制度,拓展联管功能。

  (二)实施“安家工程”,不断扩大组织覆盖面。坚持一手抓党组织覆盖,一手抓党的工作覆盖,努力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力促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截至2013年7月,全省共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3012个,其中单独建立5351个、联合建立7661个,选派了11169名党建指导员;同时,在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3204个,选派党建指导员1489名。通过党组织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有力地促进相关领域党的工作扎实开展,让流入党员“有家可归”。一些地方和基层党组织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专题网站、QQ群,为流动党员“网上安家”。

  (三)实施“温暖工程”,着力完善服务体系。2007年开始,贵州连续三年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将建立自上而下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联动网络,作为12件实事之一来推动和落实。9个市(州)、1个新区、88个县(市、区、特区)相继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各基层党委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各基层党支部设立流动党员联络登记点。全省共建立98个服务中心、1184个服务站、8312个服务点,普遍开通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积极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就业、维权、培训等困难和问题。结合贵州省情,出台“农民工党建17条”,其中对进一步完善农民工中流动党员管理措施作出明确;2007年8月在深圳办事处成立“贵州流动党员服务站”,开通了流动党员服务专网,及时为流往该地的党员提供服务。

  (四)实施“能力提升工程”,抓好经常性教育培训。各级党组织依托党建网、远程教育网开设学习专栏,并通过电话联系、编发短信、QQ互动、发送邮件等“帮学”、“送学”、“邮学”,对流动党员进行基层党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在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省委开展的作风建设年等活动中,流动党员参与率都在90%以上。针对流入党员作息、从业等实际,定期开放基层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并积极组织电影巡放和球类、棋牌、歌舞等群体活动,将党员教育内容融入其中。

  三、问题梳理——传统与现实矛盾日渐凸显

  流动党员跨地区、跨产业转移流动的特殊性,以及新形势下流动党员队伍不断呈现出的新特征,给党组织施加管理带来诸多困难,传统意义上的党员管理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需要。

  (一)流动党员情况难掌握。贵州全省55573名流动党员,其中流出党员52720名,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仅25434名,占流出党员数的48.2%;流入党员2853名,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仅636名,占22.3%。调研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流动党员外出和返回不报告,有的即使报告,但因去向不定,长期不与党组织联系,党组织也难以掌握其情况,成为“断线党员”;部分流动党员忙于生产经营,担心参加党内活动影响工作,降低经济收入,不愿公开甚至刻意隐瞒党员身份,成为“隐形党员”、“口袋党员”;一些国有、集体企业在改革改制过程中将大量离职离岗职工党员整体转入社区,党员报到率不高,日常动态不清楚,成为“挂名党员”。从总体上看,党员找组织的自觉性不够强,组织找党员的办法也不够多。种种因素导致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难以掌握,给分析流动党员队伍的规模、结构、流向,据以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带来很大困难。

  (二)党组织活动难开展。流动党员从事行业的多样性和流动的频繁性,决定了党员个人生存和社会生活的方式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调研中不少基层党组织反映,要对分散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就业岗位的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管理,特别是要让这些流动党员正常地参加民主评议、党内选举等活动,难度相当大。甚至即便勉强组织了活动,也往往因为客观上精力、时间难以保证,缺乏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主观上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导致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吸纳大多数流动党员的非公企业对市场环境的依赖程度高,经营周期波动大,从业人员稳定性不够,导致不仅党组织建立难,而且建立后生存率也难保证,“一建立便软瘫”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的党组织因为党员大量流走成为“空壳”党组织,活动开展就更加无从谈起。

  (三)日常教育引导难持续。调研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对流动党员的教育仍然不够。从基层反映出来的情况看,主要体现在:流动党员流动区域大,从业范围广,流动频繁,一些流出地党组织由于对流动党员情况掌握不准确,联系不紧密,对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鞭长莫及,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流入地党组织由于未能使流动党员完全融入其中,对流入党员的教育措施也难以实施和奏效;大部分流动党员走南闯北,接受新鲜事物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较快,就业形式和从业种类多,加之年龄、文化结构不同,教育需求不同,一些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需求的差异性认识不足,教育理念和方式跟不上形势需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做得不到位,贴近思想、贴近实际不够;流动党员的流动性、分散性使党员教育在人员、时间上难以落实,集中上课、统一培训的静态教育方式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等等。

  (四)先锋模范作用难发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但是,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的现实情况却难尽人意。少数流动党员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经受不住不良思想的侵蚀,言行背离党员标准和要求;部分流动党员迫于工作、生活压力,一门心思打工挣钱,无心他顾,党员意识不断淡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减弱;部分流动党员担心亮明党员身份会受到业主“另眼相待”,宁做普通“打工仔”,不做党员“先锋队”,业主喜欢什么就干什么,怎么挣钱怎么干,主动放弃党员作用发挥;有的流动党员认为企业个性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没有专门开展党的工作的必要,对开展党组织活动不热心、不支持。一些基层党组织特别反映,有的流动党员尤其是一些企业下岗职工党员,把自己处境的暂时不如意归咎于党委政府的政策,对党组织心存抱怨,思想抵触,牢骚情绪大,不仅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反而在群众中产生消极影响,这个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四、成因探析——主客观消极因素多重制约

  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通过调研分析,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政策措施有待健全完善。不少基层党组织向我们反映,近些年,中央和各级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规定、办法,但是在一些重要规定上还比较宏观,在执行上的指导性、约束力都不够强。比如,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总体要求、主要原则和党组织的主要责任、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也原则性地明确了加强管理的路径和方法,但是对流动党员管理的具体方法、机制设计、基本规程、激励措施等并未作出统一规定。基于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意见》也许是考虑为各级党组织探索创新方法路径预留空间,但也因此导致缺乏更全面、更具体、更细致的刚性标准和硬性要求,造成各地在工作开展上标准不一致、职责不明确、方法不统一、措施难对接,给工作联系、衔接带来很大不便。

  二是各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视度不均衡。我们在基层调研中,特别是与一些基层党员、党务工作者交谈中发现,相当部分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把流动党员管理看作“边缘工作”、“附加任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工作开展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的只从局部看问题,认为流动党员规模不大,管与不管不影响大局,不想“揽事”;有的看到流动党员分散难以集中,管起来需要调动较多资源、投入较多精力,对这项工作产生畏难情绪,信心不足,动力不强,不愿去管;有的片面理解党组织管理职责,认为流出党员是“嫁出去的女”,流入党员是“外来户”,都不是自家人,都没有亲近感,可以不必去管。这样一些认识误区,导致相当一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把流动党员管理纳入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来统筹谋划,很多党组织也没有把流动党员管理纳入目标考核,推动力度不够大。这些都造成流动党员管理难以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三是对流动党员找组织、亮身份、尽义务的教育引导欠缺力度。从各地实践看,设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比较容易,但是党组织在“明处”,流动党员在“暗处”,党组织找党员比较难,让流动党员主动找组织相对更难。就管理而言,一些地方对流动党员缺乏动态管理措施,基本信息建库不规范、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全面、动态不掌握,导致一些流动党员成为“断线党员”、“失踪党员”。就流动党员自身而言,有的流动党员经不起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党性观念减弱,党员意识淡化,不愿接受党组织管理;有的居住地、工作岗位变化频繁,对流入地党组织缺乏归属感,不愿亮明党员身份;有的对党员权利义务认识不足,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游离于党组织之外。调研中不少基层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就建议,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引导要突出实践性、实效性,增强归属感、自豪感,提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能动性。

  四是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还存在较多盲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扩大,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重新组合的经济成分日益复杂,客观上要求党建工作必须不断面对新兴领域、新型群体。比如,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已达2.53亿人,占流动人口的95.8%,近一半是80后、90后“二代农民工”,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需求很强烈;近些年不断扩大的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被媒体称为“蚁族”,估算有300万人左右,相当部分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没有社会保障。调研中对流动党员结构的分析显示,上述两个社会群体,是我们流动人口中比较典型的部分,也是对社会管理造成巨大压力的群体,必须引起足够关注,切实完善管理手段和保障措施。近年来,我们在拓展党组织覆盖面上加快了节奏、加大了力度,但是仍然跟不上社会组织结构多元化和党员流动多样性的脚步,尤其是教育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支持党建工作还做得不够,这些都造成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存在不少的盲区、空档。

  五是流动党员管理方法措施还不能适应现实需要。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上主动意识、创新意识不强,见事迟、行动慢、效果不佳。一些地方习惯于静态管理思维,依赖传统的党员管理方式,尤其是信息化条件下管理手段落后,对流动党员管理的新特点新要求把握不准,不能主动跟进实际需要,创新方法措施、拓宽形式内容,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动态管理;一些地方在建立流出地、流入地双向协作管理机制上进展缓慢,双向配合不密切,衔接不紧密,效果不明显,流动党员管理存在“脱节”现象;一些地方“重组建、轻管理”、“重登记、轻联系”,对流动党员履行权利义务的监督引导不到位、不得法,对流动党员就业、维权、解困等方面需求关心不够、服务不力,党组织凝聚力、保障力不强。

  五、策略应对——制度与措施创新化跟进

  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就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提出如下思路和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把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作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体现,围绕落实《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4号),对过去实施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从中央层面制定出台更加完备具体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坚持分类管理服务、多方协同配合,统筹推进流动党员组织生活、教育培训、关爱帮扶、权益保障等落到实处。通过完善登记建档、联系汇报、民主评议等机制,充分发挥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双向共管责任,把农村、大中专毕业生、流动人才、劳务派遣、出国出境、离退休干部职工等各类流动党员最大限度地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中。要把履行流动党员管理职责情况纳入各级党委抓党建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增强紧迫感、责任感。

  第二,扩大两个覆盖,延伸工作触觉。主动适应体制环境、产业布局、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等新变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推进党组织设置,努力扩大党的基层组织在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点的覆盖面。同时给指导、给资源、给手段,提高党的工作辐射力、影响力,统筹推进党组织“有形”覆盖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通过扩大覆盖面,不断延伸党组织工作触角,建立完善流动党员登记、联系、定期报告等制度,使党员人人都在组织、常常参加活动、时时发挥作用。针对流动党员多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实际,要重点对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流入党员开展专项摸底调查,切实做到“六清”:即企业情况清、职工人数清、经营状况清、党员数量清、组织设置清、业主身份清。按照“就近管理、方便灵活、理顺关系、不留空白”的原则,采取单建、联建、挂建等形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第三,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职能,完善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设,针对流动党员群体特征、需求实际,以服务好、服务优为标准,进一步创新组织设置、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丰富服务载体,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当前,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民生、服务发展的目标,深入查找和解决流动党员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效管理机制。通过寻找流动党员、结转组织关系、政策法规咨询、帮助推荐就业、维护合法权益、组织教育培训等,寓管理于服务中,做到党员流动到那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就跟踪到那里,以有效的服务,让更多的流动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主动向党组织报到,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切实发挥党员作用。

  第四,运用信息手段,增强工作实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党内统计成果,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对外出党员流向、期限、职业、通讯地址、联系方式和联系人等登记建档,全面、准确掌握基本情况。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双向信息交流机制,实现流动党员信息资源共享,在依托驻外办事机构党组织进行管理的同时,积极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规范《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和查验,实行委托管理。进一步整合提升网络管理服务能力,有选择地在网上发布政策理论、通知通告,传输音频、视频资料等,实现教育管理的实时化、动态化,把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网站打造成集培训、维权、沟通、普法于一体的多功能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办好服务项目、经常更新信息、加强信息互动,吸引更多流动党员关注,引导他们积极亮身份、履职责。加强与通讯行业党组织的沟通、协调和合作,充分运用手机、移动网络等平台,及时向流动党员发送党建信息、学习提示等。

  第五,强化教育引导,促进在党为党。坚持“不拘形式、讲求实效,业余为主、方便党员”的原则,强化流动党员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利用春节、农忙季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机会,发动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开办“流动课堂”、“微型党课”,结合流动党员从业特点,提供“菜单式”培训服务,集中开展实用技术、行业规范、职业礼仪等知识技能培训,在帮助流动党员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针对流动党员接受教育培训时间短、不系统,尤其缺乏严格的党性教育、党性锻炼的实际,加强党章、党史、党的基本知识、党员权利义务的教育培训,强化流动党员政治意识和权利义务认知,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高度重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建设,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对履行职责义务不好的,该批评的严肃批评,该处理的坚决处理,切实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促使流动党员重视党员身份、履行党员职责、维护党员形象。

  第六,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内在活力。注重让流动党员在参加党内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具体实践中,加深对行使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意义、路径和方式的认识。积极组织流动党员参与“我为发展献一策”、“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班(组)”、“党员示范街道”等活动,为他们在“第二故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构筑新平台。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人性化”、“亲情化”和“业余、小型、务实”的原则,开展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的主题活动,增强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不能及时参加党内活动的流动党员,要通过寄信函、发资料、邮电教片、在网上设立党课课堂等形式,保证流动党员定期过组织生活。

  课题组组长:潘 荣(贵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秘书长)

  副 组 长:刘明学(贵州省委组织部研究室<新闻办>主任)

  成 员:王 麟(贵州省委组织部研究室<新闻办>副主任)

  李 军(贵州省委组织部研究室<新闻办>副主任)

  孔 克(贵州省委组织部研究室<新闻办>副调研员)

  王 兵(贵州省委组织部研究室<新闻办>副调研员)

  王 峰(贵州省委组织部研究室<新闻办>主任科员)

  黄光耀(贵州省委组织部研究室<新闻办>干部)

  赵一飞(贵州省委组织部研究室<新闻办>干部)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作者: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课题组 编辑: 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