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非公企业党建 > 调研报告 正文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创新性经验及发展对策

2014年03月17日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作为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早、发展快的地区,杭州市萧山区(2001年萧山撤市建区)历来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着手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工作全局,着力扩大党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在当时萧山市委的支持下,全国第一家私营企业党委于1998年9月在浙江传化集团成立。到1998年底,全市已有702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其中建党委6家,建总支7家,建支部689家。

1999年8月28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2756期)上对《私企浙江传化集团建立党组织的启示》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注意总结此类经验,研究共性问题。这不仅对浙江有现实意义,对全国也有积极作用。”9月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迅速作出批示,就如何“以锦涛同志批示为动力,进一步明确在私营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方向,加大工作力度,争取突破性成果”提出了七点具体意见。

1999年以来,萧山区委在中央和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胡锦涛、张德江两位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立足于萧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际,不断探索实践层面的制度创新,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域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要求,体现萧山特色的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与经验

萧山区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发达地区,非公有制企业数量众多。基于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就业人数不断增多、拥有党员数量持续增加、企业主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实际,萧山区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地位也不断凸显。尤其是1999年8月28日胡锦涛同志就浙江传化集团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以来,萧山区各级党委政府在胡锦涛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的指导和鼓舞下,更加重视和不断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从而使萧山区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十年之间实现了诸多历史性飞跃。课题组经过调研认为,十年来萧山区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总体思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概括地说,这些创新性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实行党员民主听证制度,畅通党员参与企业决策渠道,实现党员主体地位与企业科学决策水平共同提升

非公有制企业以营利为主要追求,其全部或大部分产权归企业主,从而使得雇佣意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甚至党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管理权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程度,从而使得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容易处于地位不高、说话不响、作用不大的尴尬境地,相应的,其所属党员也常有企业工作岗位重于党员政治角色、党员主体地位被弱化之感。但是,在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比较高、影响力比较大、党员主体意识比较强。其重要原因是党员民主听证制度在萧山区普遍推行。作为颇具创新性的一项重要制度,党员民主听证会制度最初源于浙江传化集团的“党员早知道”制度,其后萧山区委组织部对之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并于2004年在全区范围内推广。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在萧山区的非公有制企业,凡涉及企业生存发展和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决策,诸如企业生产经营、员工福利待遇、劳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要求召开党员民主听证会,获得听证意见;党员和党组织在这个过程中享有听证事项动议权、事项听证参与权和决策结果监督权。由于各企业具体情况差异多样,党员民主听证会制度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

实践表明,党员民主听证会制度成效十分显著。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而言,党员民主听证会为其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是党员主体地位的显著提升,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明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不仅是由于党员民主听证会是在企业党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下进行的,党员民主听证会制度的实践过程本身就是党组织树立威信和发挥影响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借助党员民主听证会这一制度渠道,更多的普通党员而不是仅限于少数党组织负责人可以直接、有效地参与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由于决策权是主体效应十分显著的权利,因而,党员民主听证会制度使党员主体地位得到普遍提升,使党员的身份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得到普遍增强。

对于非公有制企业自身而言,党员民主听证会同样使它受益。这主要是由于借助民主听证会这一制度渠道,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和集体智慧融入了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从而实现了企业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例如,位于萧山区戴村镇的浙江华东钢业集团自2005年实行党员民主听证会制度以来,先后就“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强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如何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制定劳动管理制度”、“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等主题召开6次党员民主听证会,共收集党员重要意见建议200多条,其中有133条被采纳,产生经济效益800多万元。因为屡屡受益于党员民主听证会制度,华东钢业董事长沈东明如今坚定了“我拿不准的大事,请党员职工帮着出谋划策,可以减少风险”的意识。位于萧山区党山镇的浙江爱迪尔包装集团党委副书记兼副总经理魏来法,在座谈会上由衷地表示,“党员听证制度实施以来……对和谐企业建设、政令畅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党员民主听证会制度的实践结果表明,该制度绝非企业党组织单方所愿,而是可以实现党员主体地位与企业科学决策水平共同提升、企业党组织和企业双方共赢的好制度。

(二)建立党员示范岗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增强党组织战斗力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统筹兼顾

为了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筑实现增强党组织战斗力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有机结合的平台,萧山区在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中普遍推广了党员示范岗制度。党员示范岗制度具有以下特征和优势:一是党员示范岗制度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结合,实现了党员先进性的具体化;二是党员示范岗制度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于某一具体工作岗位,从而使得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持续稳定的依托载体和表现平台;三是党员示范岗制度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承担者公之于众,群众容易考察和监督,从而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先进性的党员具有很高的公认度和公信力。由于党员示范岗制度的普遍建立,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呈现出勃勃生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有了显著增强。

由于党员示范岗制度的建立,不仅被确立为党员示范岗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动力更足、表现更突出,而且激励更多的党员和非党员职工向这些党员学习看齐,因而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例如,万向钱潮有限公司等速驱动轴分厂热处理车间党员示范岗,车间主任兼党员示范岗负责人韩雪南等三位党员,不论深夜还是节假日,只要车间有故障,就及时赶往排除,为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和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他们还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仅2008年,该党员示范岗便取得技术革新成果7项,产生经济效益在100万元以上。又如,浙江振亚控股集团的技术中心党员示范岗王秋菊、?亮等党员面向市场,注重技术革新,积极开发新产品;他们自主研发的“竹林枫”、“白桦林”等5件新产品在中国流行面料评审会上被评为“2010年中国流行面料”,由于这些新产品受到了市场的青睐,该公司即便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纺织行业遭受严重打击的背景下,也确保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盈利。可以说,因党员示范岗制度而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也充分说明,该制度同样是既让党组织受益又为企业谋利、让党员和业主双方叫好的有效制度。

(三)实行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制度,拓宽党组织作用发挥空间,实现扩大党组织影响力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互利共赢

在非公有制企业设置党的组织、开展党务工作,必然要加大企业管理成本。如何既最大限度地控制企业管理成本,又充分发挥党务干部的作用,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萧山区在实践中探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制度,即具有党员身份的企业管理人员同时尽可能当选为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属于党组织班子成员的党员同时担任其他各类相关或适合的管理职务。在具体实践中,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的交叉任职制度,以三种类型最为常见和典型:一种是本人是党员的企业老总或副总兼任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其次是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兼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再次就是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兼任企业工会主席。

在非公有制企业,企业老总或副总,拥有领导和管理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权力,掌控着企业各类资源的分配使用,由具有党员身份的企业老总或副总兼任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其对党组织的工作开展、作用发挥和影响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那些对党感情很深、党性很强的党员业主,其对党建工作往往十分重视,在人、财、物,以及时间、场所、经费问题上,总是给予大力支持。萧山区的万向集团之所以企业党建工作生机勃勃、成绩斐然,走在全国前列(2001年7月,万向集团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有着25年党龄的企业领头人――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作为中国企业家群体中的常青树,鲁冠球本人不仅是一位品德优、党性强、管理艺术高超的优秀共产党员(鲁冠球分别于1995、1996和1999年获得“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而且作为企业党委书记,他还经常思考党建工作全局,一贯重视发挥党组织作用,提出了许多有特色有价值的党建工作新理念和新制度。在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主是否具有党员身份与党建工作成效有着高度的正相关:企业主是党员的,他们普遍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当然,由于党员企业主事务繁忙,由其兼任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必然使得他对党务无法事必躬亲,无法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有鉴于此,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往往另设专职副书记,由专职副书记承担具体党务工作,从而避免了这种交叉兼职制度可能带来的弊端。在实践过程中,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兼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兼任企业工会主席这两种交叉任职制度更具普遍性,也更值得重视。

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制度的实践过程,同时也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调研过程中,萧山区许多非公有制企业主反映,党员不仅素质高,对企业的忠诚度也高,其跳槽频率明显低于普通员工。位于萧山区临浦镇的浙江三弘集团,由于作为党员分布重镇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诸多同志的努力,出现了人才济济的良好局面,企业负责人章军华表示,“在人才的积累方面,党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四)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实现党组织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影响力共同增强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职工群众的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多变的特征。萧山区的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结合党员和员工实际,努力找准思想政治工作切入点,开拓出了许多别具特色且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或方法。概括地说,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实行且颇具特色的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制度、“四必谈五必访”制度、党员政治生日勉励制度和党员不作为告诫制度。其中,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制度、“四必谈五必访”制度属于以职工群众为主要工作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而后两者属于以党员为工作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多年的实践表明,这些立足实际、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对萧山区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开拓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及其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课题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9.11%的被调查者反映当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党组织帮助解决时,“党组织主动关心,积极解决困难”,说明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和“四必谈五必访”等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富有成效。

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创造的系列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不仅促进了企业规章政策的宣传和贯彻,而且调动了广大党员和职工的工作热情,创造了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长远发展。如,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华东钢业集团接到萧山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生产活动板房的紧急任务。企业首先召开党委会议,统一党员的思想认识,抽调了许多党员业务骨干充实到承担生产任务的板材公司。与此同时,为了解决依旧存在的人员缺口问题,集团党委所属的其他支部也充分发挥“四必谈五必访”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做好本公司员工的思想工作,动员了370多位员工增援板材公司,参与到时间紧、劳动强度大的板材生产任务之中,最终在一个月内突击生产各类板材39万平方米,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积极贡献。集团所属的华东钢构公司和华东板材公司分别被杭州市和萧山区授予“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锦旗。萧山区的恒达集团非党员总裁俞建国说:“企业老总管了企业后,做思想政治工作精力不够,而且总是想到用经济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如果通过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就更有效。”这样的坦诚表白,已成为萧山区许多非公有制企业主的共同心声。

(五)建立职工民主评议制度,创设职工监督企业高管平台,实现职工民主权利保障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有机结合

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及全体党员作用,更好地代表企业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坚持党建带工建的方针,领导企业工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保障职工群众权益、服务职工群众需要的活动,其中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就是,根据工会法的相关规定,在原有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职工民主评议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在每年一次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上,不仅全体职工代表要听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是企业集团副总经理以上)的述职报告,而且由职工代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事先形成并当场宣读对企业高管的评议报告,最后由全体职工代表根据企业高管述职报告和职工代表评议报告,对被列为民主评议对象的企业高管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民主测评。

职工民主评议制度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就是为广大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监督企业高管创设了有效平台。其直接结果就是,广大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更多利益诉求得到了表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得到了保障。借助职工民主评议制度,先前主要处于被管理者和被监督者的企业职工,如今开始拥有监督企业高管的权利,由此使得他们的雇佣意识逐渐淡化,企业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工作热情更加高涨。职工民主评议制度的积极效应还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虽然职工民主评议制度主要着眼于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监督企业高管的权利,但由于该项制度是在企业党组织的指导和引导之下具体实施的,企业党员同时是参与民主评议的重要骨干力量,因而职工民主评议制度的建立及实践,使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起到了指导工会组织表达和维护包括全体党员在内的职工群众利益的作用,进而使其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使其作为职工群众政治核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从这个意义上说,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创导的职工民主评议制度,是一项多方受益的好制度。

(六)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实现党组织凝聚力与职工生活品质同步提升

在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普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大型骨干企业尤其如此。这主要是适应了企业两方面的实际需求。一方面是企业员工众多,彼此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工作经历、思想观念差异多样,以企业主为首的企业管理层迫切希望形成广大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和目标的认同,从而凝聚企业员工的共识,实现员工队伍的团结,培养出合乎企业期待的员工队伍,进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由此动机出发,就促成了理性的价值观念层面的企业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是企业员工作为具有丰富感情和多方面多层次需求的社会主体,他们在工作之余,迫切希望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可参与、丰富的文化产品可享受,以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由此动机出发,就促成了文化娱乐生活层面的企业文化建设。调研发现,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普遍比较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如萧山区规模较大的骨干企业几乎都建有自己的企业网站,且有专门的管理和维护人员;也有部分企业是在建立企业网站的同时建立企业党建网站。再如,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包括节庆晚会、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演讲和征文活动、游园登山活动、创办企业报刊等。浙江传化集团不仅建有多个灯光球场、网球场,为企业员工参与文体活动提供了场地等设施,而且每两年开展一次持续时间长达半年、赛事丰富多样的职工运动会(另一年是职工技能大比武)。由于企业文体设施健全、文体活动丰富、员工参与面广,浙江传化集团员工的精神风貌普遍积极向上,连续多年未发生员工违法事件。又如位于萧山区新街镇的浙江恒达集团,不仅办有企业的报纸、刊物和网站,建有多个宣传栏,而且几乎逢节日必举行大型文艺晚会,企业员工几乎常年可以在工作之余欣赏到各类优秀节目表演,参与丰富文化活动。

调研中,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的文化生活越丰富,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越大,企业员工的流失率也越低。对党员和员工问卷调查的结果同样表明,他们对企业文化建设在打造企业品牌、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的成效是普遍持肯定态度的,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有成效”的比例为88.37%。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提高了职工群众生活品质,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七)建设企业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实现党建工作创新和企业创业同步推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借助“外脑”解决,企业党建工作中也有许多难题有赖先进技术来破解。有鉴于此,萧山区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在全面完成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之后,又启动了“非公企业创业创新成长计划”,从而依靠先进技术和平台支撑,有效破解这些难题。

通过非公有制企业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建设,萧山区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更快更多地获得了市场营销、生产技术、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推进了企业自身的创业和成长。例如,德意控股集团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开展了23次视频会议和培训,共有1300多人参加。通过视频远程培训,集团培训部不仅将产品知识、销售技巧、服务技术等内容及时有效地传授给全国34个销售单位的相关人员,而且实现了公司信息资源的共享,省去了驻外办事处相关人员往返总部的费用。与此同时,企业远程教育网络系统的出现也使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手段和内容实现了创新,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党组织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异地支部党员教育管理难等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党建工作。例如,2008年8月,传化集团物流公司党总支借助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使其苏州、成都基地的17名入党积极分子在线同步参加了“入党基本知识”专题教育培训,从而实现了企业党组织教育培训的便捷化。又如,在万向集团,其十多个外地党支部每月向集团党委的工作汇报以及集团党委对各外地支部的下月工作布置等管理工作,都是借助企业远程教育网络系统而完成的。

(八)建立党务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打造交流引领平台,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推进

为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信息的传达、交流和贯彻,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之间的工作交流和经验共享,萧山区在2005年5月份开始实行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该区建立党委的非公有制企业组成,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因工作需要可临时召集。由萧山区委组织部负责牵头协调,各成员单位轮流主办,采取交流发言、主题报告、问题研讨、学习考察等形式来开展。联席会议期间,成员单位可提交工作建议和讨论议题。

联席会议制度实施以来,在引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发展、实现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良性互动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注重沟通交流,联席会议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信息集散地。各成员单位党组织利用联席会议,及时掌握面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最新成果,加强与兄弟单位的沟通了解、信息交流和合作互动,真正实现了信息共享和经验共享,促进本企业党建工作的提升。二是注重集思广益,联席会议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工作智囊团。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代表身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前沿,对这一领域党的建设工作丰富的一线经验。萧山区委和各有关党组织十分注重运用、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经验和优势,通过联席会议这个平台,鼓励他们多提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破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促进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和谐共赢提供了点子和思路。三是注重引领带动,联席会议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经验辐射源。在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萧山注重加强区、各镇街和有关单位党组织的联动合作,关注和深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主动挖掘、总结和创造出一些“业主支持、党员欢迎、企业受益”的新鲜经验,把各成员单位建成本区域、本行业党建工作的引领者和示范点,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促进面上党建工作的提升。

上述八个方面的创新性经验,使萧山区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萧山区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有1879家,比1998年增长了167.66%,其中建党委31家,建总支25家,建支部960家,132个联合党支部覆盖企业863家,从业党员15089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党员对党组织为党员提供的服务“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87.53%;对党员队伍的总体形象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占78.11%。从这些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实现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组织覆盖面持续扩大目标的同时,还充分地体现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保持了党组织的强大凝聚力和影响力。与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同步的是,过去十年,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自身也得到了迅猛且健康的发展。调查显示,2008年底,萧山区共有非公有制企业16858家,生产总值887.85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90%以上,企业总数和生产总值分别比1998年的12361家和69.49亿元增长36.40%、1177.67%。2008年,萧山全区地区生产总值977.58亿元,居全省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1568元,居全省第三;财政总收入126.80亿元,居全省第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斐然,发展形势喜人。由此可见,在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呈现出互补双赢、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问题与挑战

作为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猛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进展快速的地区,萧山区也面临着一些体制性问题和新的挑战。这些问题与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职工流动性大,党员发展、教育管理难进行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四个多样化”特征(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经济利益和分配形式)越来越明显,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流动频率和规模大大超过从前。虽然近些年来党建和组织工作基于“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的要求努力扩大组织和工作覆盖,但是适用于计划经济时期传统党建工作属地管理、垂直管理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还是很难适应于快速流动的动态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萧山区作为市场经济发达地区,每年的职工、党员流进、流出数量都是很大的。在流入职工、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方面,萧山区采取抓重点的工作思路和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的方式,注重在签订劳动合同、工作两年以上的职工中发展党员和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萧山区,因为青年员工流动过快,影响了企业党组织对年轻党员尤其是外地年轻农民工党员的发展。调研中,多位企业党务工作者反映,部分年轻的外来务工人员虽然写了入党申请书,可往往还没等到考察,他们就已经走人了。此外,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外地办厂、接业务、开拓市场等,从而使得流出党员大量出现。由于这些党员主要工作空间在外地,与萧山区的企业党组织存在空间距离,从而使得许多企业党组织对他们的教育与管理无法有效开展。

(二)时代环境变化大,面向新一代企业主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难跟上

从萧山调研情况来看,作为非公有制企业的第一代创业者,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有先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工作,后来企业转制为私营企业或自己创办企业的经历,并且相当多的企业主(特别是大型企业的业主)本身是党员。因为这些经历和事实,萧山区大多数的第一代非公有制企业主集体荣誉感强,对党怀有深厚感情,对党组织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基于这样的感情基础,萧山区大多数第一代非公有制企业主往往对党建工作很重视,在人、财、物或者场地、时间、待遇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大,这是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过去十年取得显著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随着新一代企业主的成长接班,各级党组织大多依旧按照传统套路和工作模式,开展新一代企业主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难以充分调动自主意识强但接受传统党性教育少的年青一代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较低,党建工作难突破

课题组经过广泛调研发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党务工作者尤其是党组织负责人的业务能力状况。凡是企业党组织书记或专职副书记党务工作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道德品质高的党务工作者,其所在企业的党建工作往往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显著成效。就目前而言,萧山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书记或专职副书记主要由三类人员构成:第一类是曾经担任过村干部的党员;第二类是国家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单位的退休干部;第三类是企业内部培养产生的党务工作者。从调研情况来看,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由于资金雄厚、党员数量多、工团组织健全等因素,往往容易吸引优秀党务工作者。但许多规模以下的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待遇不够高、党员数量也不多,因而很难吸引优秀党务工作者,其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往往较低,存在优秀党务工作者人才荒问题,由此导致许多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难以取得突破和进展。

(四)价值观念差别大,非内资企业党组织难架构

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以大陆地区民营企业为主,但也包含着相当数量的外资企业及港、澳、台同胞在大陆投资兴办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并且越是在沿海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类非内资企业分布越密集。调研中,课题组发现,虽然借助联建、合建方式,许多非内资企业建立了党组织,但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异,少数非内资企业业主或追求“去政治化”,或担心党建工作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和企业主权威,从而导致少数非内资企业难以建立党组织。此外,一些非内资企业虽然建立了党组织,但由于工学矛盾的存在,党员开展活动仍然比较困难。应该指出,这些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只是程度有所差异而已。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课题组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新时期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保障机制

一是尽早制定出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条例》,从宏观制度层面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作用、职责权限、经费保障等提出具体要求,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章可循。二是要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生活会、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发展、党员权利保障、党政工作信息沟通、党建工作考核奖惩等制度,从微观机制上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三是建立企业党务工作者利益保障机制。基于党务工作者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应依托公共财政,采取“市出一点、县(市、区)出一点、乡镇(街道)出一点”办法,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岗位津贴制度,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考核合格的党务工作者每月发放一定数额的岗位津贴。同时,党委政府联合出台文件,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专职书记享有副总经理级别经济待遇,专职副书记享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级别经济待遇。非公有制企业解雇辞退党务工作者,规定必须事先向县(市、区)或乡镇街道组织部门说明原因并征求意见。

(二)满足企业主和员工利益及情感诉求,扩大党在非内资企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各地党委政府应在详细摸清本地非内资企业情况的基础上,排出应建而未建党组织的企业名单,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定点联系,亲自指导企业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建工作,实行集中攻坚。一般而言,由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亲自出面与外资和台资企业业主沟通协商交涉,并积极为外资和台资企业送去各类关心和服务,满足他们的合理利益诉求,例如手续代办、政策传达、文化演出进企业、公共服务设施共享等,往往更能打动企业主,改变他们的固有认识和最初态度,进而赢得他们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支持。由于外资企业的中国员工往往将党组织视为企业内国家和民族的正式代表,对党组织充满期待,故而,外资企业的党组织应立足企业内中国员工的爱国情感诉求,多宣传党和国家的建设成就,多开展抒发爱国情感的活动,例如抗震救灾献爱心、国庆歌咏会等活动,以不断增强其对中国员工的凝聚力。

(三)树立城乡党建统筹发展理念,重视流动人员中的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

各级党委政府应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推动城乡党建组织共建、设施共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工作互促,积极构建党建工作的区域化平台,以党员服务站点建设为基础,以地域化相邻为连接点,打破传统党建垂直化、属地管理的体制“瓶颈”,深化党的组织脉络延伸和工作覆盖,着力构建跨区域、跨企业的“扁平化”的管理格局。企业党组织同样应树立城乡党建统筹发展理念,加大本地和外地流动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力度。不仅要加强农民工入党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他们经常给予关心和鼓励,而且要对优秀的农民工入党对象实行适度倾斜。

(四)建立网上党务平台,实现党员管理服务信息共享对接

网上党务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和方面,包括那些可以真实有效地保存和管理党员入党之前的志愿申请、思想汇报、组织考察、公示等方面信息的党务网络技术。目前,许多企业员工已经被党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但由于员工流动尤其是空间跨度很大的流动,往往中断了对他们入党前考察的连续性,使他们不得不在新的工作地重新开始申请入党。为此,迫切需要建立跨区域、跨企业,实现党员管理和服务信息共享的网上党务平台,以使企业员工的入党信息可以实现异地的真实有效对接,从而保障他们的入党进程不中断、不延误。

(五)加大企业大学生党员培养和激励力度,优化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结构

调研发现,在萧山区,近几年大学毕业后直接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党员(包括预备党员)越来越多。企业中的大学生党员不断增加将成为一种长期存在的趋势。基于这一现状和趋势,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企业党组织都应高度重视企业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这些大学生党员普遍文化水平较高且具有一定技能,要充分发挥企业大学生党员在生产经营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提高企业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积极培养大学生党员成为未来的合格党务工作者,逐步优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结构。此外,鉴于非公有制企业数量日益增多,就业人数及吸纳党员数量越来越多,非公有制企业日益成为党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等未来发展趋势,很有必要将党政干部培养链延伸至企业,使更多来自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对工人群众有感情、善于同工人群众打交道的年轻党员,顺着这一培养链逐步成长为各级党政干部,从而弥补未来党政干部队伍中缺乏熟悉企业工作、擅长群众工作的干部的不足。在发挥优化未来党政干部结构这一功能之余,党政干部培养链向企业延伸的做法也将对年轻党务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吸引和激励作用,在具体操作层面,可仿效公务员招考专门面向符合一定条件的优秀农村和社区基层干部(一般是书记、主任,或者副书记副主任)做法。

(六)完善培训和荣誉评价体系,增强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政治认同

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建立专项培训资金,定期举办企业高层管理培训班,加大对企业主教育培训的力度。在培训时,必须将一些必要的基本方针政策、党史知识和政治理论学习纳入其中,以逐步提高广大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政治素质,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引导,提高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政治认同。此外,基于广大非公有制企业主对提高政治地位和社会声誉普遍充满热情和期待,地方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将非公有制企业主支持党建工作情况,列入各类政治身份、个人和企业荣誉的评选标准,逐步完善非公有制企业主个人和企业集体荣誉评价体系。具体在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政治身份方面,可将他们支持党建工作情况列入政协委员、工商联委员等政治身份的推荐或提名标准之中;在企业主个人荣誉方面,可将他们支持党建工作情况列入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的评价标准之中;在企业集体荣誉方面,可将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列入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相关荣誉称号的评价标准之中。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

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组织部联合课题组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由《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出品
微信号:DangJianFeiGQ
以深度新闻、高端观点和个性化服务,为非公领域党建
和党务工作者服务,打造中国非公党建交流、沟通的平台
扫一扫,关注有惊喜!
小菲等你来报道!

来源: 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 作者: 编辑: 付文